本报宾阳讯 (记者/唐广生)旱地作物套种,不足为奇。可在藕田里进行水稻套种,读者你见过此等新鲜事吗?11月6日,记者在宾阳县黎塘镇万亩藕田里就亲眼见证了莲藕田套种水稻的奇迹:田上水稻金黄沉甸,地下莲藕肥嫩硕大。专家现场测产表明,该技术模式莲藕亩产达2500-3000公斤,水稻亩产达400-500公斤,扣除投入,每亩纯收入达3500-4500元。难怪此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团10位院士在现场参观后,大加赞扬,袁隆平院士欣然题写:“稻藕套种很妙,钱粮双增更好。”
据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介绍,“稻藕套种”模式是近年来我区农业技术人员在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的一种耕作技术模式,就是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水田里种植莲藕,8月中上旬在莲藕田里采用免耕方式抛栽水稻,进入9月后藕叶逐渐枯黄,水稻茁壮生长,11月中旬收割晚稻,之后农户可根据市场行情,挖藕上市。
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总结说,“稻藕套种”有三大好处: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宾阳讯(记者/蒋秋实习生/李奔斌)4月7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率自治区、南宁市农业部门负责人到宾阳县,检查指导春耕生产及“三农”工作情况。陈际瓦一行首先来到广西格霖农业科技发展有...
宾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宾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