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两年前,我们村还不通水泥路,大片田地撂荒。自己做梦也没想到, 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变成了景区……”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六),营山县朗池镇兴云村71岁村民刘全明在谈起村里的变化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记者走在兴云村, 看到宽阔的村道路两边的地里,柚子树、梨树等果树长势喜人,灰瓦白墙的民居掩映其中,沿路还可见农博园、日升景观台、听风走廊等景观工程。
刘全明告诉记者, 村里不仅成为了众人来此旅游的景区, 他的家里也在当地党委、 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脱了贫,而且开起了农家乐。
在外打拼了近10年的刘先生,今年过年带着妻儿回到了家乡。 刚踏入兴云村, 刘先生就迷了路。“现在村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完全变了样。”刘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都是烂泥路,车都过不了, 现在走进村里能看到用竹节拼接而成的“耕读原乡”四个草书大字的背景墙, 同时有“渔樵耕读”、“琴棋书画”、 知青博物馆等节点景观工程, 体现了集旅游与扶贫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双创等优品园区。
兴云村的一名村干部介绍,“耕读原乡”是营山县以朗池镇兴云村、丰产乡龙坝村为核心打造的“十村连片脱贫攻坚产业示范线”。 经过打造,兴云村等地从贫困村变成了县城的“后花园”,各方游客纷至沓来,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归乡创业。
“去年4月,我们家的农家乐正式营业, 每天能接待到此旅游的客人两三桌,到今年春节前,营业收入就有四五万元。”兴云村村民陈海燕说,她与家人原来住在县城, 村里的景区建成后,她便和丈夫回家开起了农家乐。对于未来的生活,陈海燕表示充满了希望。
南充晚报记者 陈高洁
新闻推荐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6日,三区空气环境质量排名最后一名的是顺庆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14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6.4...
营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营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