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奎
地里一株株已经长成大拇指般粗的花椒树苗,承载着营山县合兴乡村民致富的希望。
营山县合兴乡在实现脱贫奔康大产业园全覆盖的同时,通过政策支持、扶持引导等措施,为全乡538户贫困群众每家每户建起面积为1至2亩的脱贫奔康小产业园,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建起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
A 脱贫产业全覆盖 利益联结促增收
每天到种满花椒树苗的脱贫奔康小产业园除草、杀虫,成为营山县合兴乡村民周兴福的习惯。因为“伺候”得好,栽下仅半年多时间的花椒树苗,已经长成大拇指般粗,高的超过1.5米,矮的至少1米多。
12月6日,记者在周兴福的花椒园看到,产业园面积为1亩,种着不少九叶青花椒树苗。周兴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花椒树3年后将到丰产期,每株花椒树平均每年可产鲜花椒20至25公斤,按当前每公斤10至13元的市价计算,一株花椒树年产值在200至300多元间,一亩地产值上万元。“花椒树挂果期长达20年,这是一笔稳定收入。”周兴福说,这些花椒树明年就可挂果。
合兴乡是营山县偏远乡镇之一,哪怕是从当地开车到营山县城,所需时间也将近2个小时。该乡有贫困户538户1965人,贫困程度较深。为了让贫困群众和贫困村摆脱贫困面貌,今年5月起,合兴乡在全乡10个村建立以花椒为主的脱贫奔康产业园,有的村在发展花椒产业的同时,还发展佛手、莲米等产业,实现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产业园全覆盖,贫困群众和非贫困群众全部入股产业园。为保障群众收入,合兴乡10个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脱贫奔康产业园产值的15%用于群众分红,其余用作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集体收入等。
B 长效机制添保障 稳定脱贫不返贫
“建起脱贫奔康产业园后,村民可以获得土地出租、务工、分红等收入。”合兴乡党委书记吴利民说,产业发展起来了,村容村貌也改善了,乡干部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建起贫困群众增收长效机制,让贫困群众有更多增收渠道、更加稳定收入来源,稳定脱贫不返贫。
于是,发展“小产业园”的思路应运而生,即,再为贫困群众每家每户建一个小产业园,乡上和村上统一提供花椒树苗、技术培训、前期肥料,贫困群众提供土地等。当地鼓励贫困群众发展小产业园,对没有劳动能力或是全家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由各个村的村集体资产经营公司代建代管、利益分成。各个村的村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根据贫困群众意愿,与其签订协议,实行保价收购鲜花椒,彻底消除贫困群众后顾之忧。
没有了顾虑,合兴乡贫困群众种植花椒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截至目前,全乡538户贫困群众家家建起脱贫奔康小产业园,面积最少1亩,最多2亩,平均每亩土地栽种花椒400株。
合兴乡马项村党支部书记陈明志介绍,村里发展了三大产业园,其中,花椒产业园462亩、莲米产业园185亩、佛手产业园362亩,全村贫困群众和非贫困群众全部入股产业园,不仅有分红,贫困群众每家每户有小产业园,收入有保障。
吴利民介绍,合兴乡还建起动态监测机制,对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群众实行产业帮扶,通过村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帮助其发展小产业园,拓展增收渠道,增加收入来源。
新闻推荐
■营山记者站鲜润文/图11月26日,营山县召开县城“城市双修”启动大会。为让城市更有温度,营山县委、县政府将正式开启...
营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营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