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
10月下旬,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召开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会。四川省39个县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营山县名列其中。
营山,一个省定贫困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是如何走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的?“这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牢固树立科学均衡发展理念,以‘突出质量主题、强化项目推动、深化人事改革、维护系统稳定’为工作重点,基本形成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格局。”营山县教育局局长蔡红兵感慨地说。
A 加大投入 力促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初冬时节,笔者踏访营山县云凤实验小学西城校区,漫步校园,一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整个校园教学区、文体活动区、办公管理区、多功能综合区、生活区等功能片区分布合理,标准化的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功能大厅、标准运动场等高标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校园里,色彩鲜明的教学楼、宽阔平坦的道路、整洁优美的环境以及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让人感受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气息。
近年来,营山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硬件建设,全力以赴推动办学条件均衡发展。2014年以来,投资5.5亿元,建成西城实验学校,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3157人;投资4亿元,建设“三校两园”(城守一小分校、云凤实验小学分校、金华希望学校扩建初中部、机关幼儿园分园、实验幼儿园分校),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可新增学位6510个。城区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大班额现象正按规划有序化解。
在优化城区学校布局的同时,营山着力优化学校功能环境。2014年以来,投入资金8230万元,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39所,新改扩建校舍6.47万平方米、运动场7481平方米、食堂6个、教师周转房356套,学校教学生活功能日臻完善。
不仅如此,营山还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14年投入资金9058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和“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县90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2014至2017年投入资金6764万元,招标采购图书、计算机及云网络教室、录播教室、教学仪器设备及音体美器材。2018年,又投入985万元添置教学仪器设备。
B 建强师资 激活教育均衡发展内在动力
11月12日至15日,营山县举行2018年教师(校长)培训团队学科工作室第4次异地跟岗研修,该县17个学科工作室55名教师赴上海培训“充电”。本次培训融合专题报告、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到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向明中学、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进行考察观摩、互动交流,努力提升参训者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我们不仅熟悉了上海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拓宽了教育视野,而且掌握了教学资源的规划与发展策略,学到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管理、学科课程等方面知识,了解了前沿教育动态。”一名参训教师告诉笔者。
提升师资水平是推进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师资培训是营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国培省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网络校本研修,2014至2018年培训教师4.44万人次,转岗培训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794人,教师专业技能大幅提升。从2018年春季开始实施“梯度支教”,积极开展“送课到村”活动,全面落实定教师、定学校、定课程“三定制度”,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和村小教学点开齐音体美、科学等学科课程,并开足课时,推动教育事业全面、优质、均衡、公平发展。全县共有近400名教师参与“梯度支教”。
营山县教育局副局长罗恒明介绍,按照“学科配套、公开选聘”原则,该县建立教师有序补充机制。近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采用招聘、引进优秀教师等方式共补充教师1529人,从根本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保持了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大力实施教师交流计划,通过竞聘、指令等交流轮岗方式,近4年全县共交流校长、教师2068人,有力促进了师资在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良性互动。
C 创新管理 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
笔者在营山县云凤实验小学看到,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功能室里唱歌、跳舞、弹琴、画画、练书法等,笑容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近年来,学校以艺术教育为龙头,致力打造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和快乐校园。学校保证开齐开足音乐、体育、美术课,组建书法、篮球、羽毛球、武术队、朗诵组、表演组等社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充足的器材设备,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该校校长何洪明介绍,该校规定每年的4月和10月为“体育节”,5月和11月为“艺术节”,6月和12月为“读书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营山县坚持以质量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力推进“四大工程”,全力打造教育新形象和新亮点,推动义务教育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实施常规管理提升工程,抓实教学“六认真”工作,实现网络远程精细化管理和过程管理自动化评价;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按照“一校一文化,一校一特色”思路,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科学设计校园文化主题,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23所学校创建为国家、省、市各类示范学校;实施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工程,14项信息化教学基本功人人过关;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四步课堂”模式建构及应用策略研究2017年获得省政府教育科研二等奖。2014年以来,全县有85项教育科研成果荣获省、市奖励。
近年来,营山成功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抓实体育艺术教育,办好校园运动会、校级艺术展演、师生风采大赛,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600人次,营山中学等3所学校创建为省级“阳光体育示范校”,化育中学等7所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营山童声合唱团荣获全国一等奖。
教育投入一览
义务教育学校硬件建设
2014年以来, 投资9.5亿元,建成西城实验学校、城守一小分校、 云凤实验小学分校、机关幼儿园分园、实验幼儿园分校等
优化学校功能环境
2014年以来, 投入资金8230万元,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39所,新改扩建校舍6.47万平方米、运动场7481平方米等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和“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县90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
教师专业技能提升
2014至2018年培训教师4.44万人次, 转岗培训音乐、体育、 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794人
新闻推荐
◎陈少华老支书儿子进城了,他却不离开村庄他相信深山里能飞来金凤凰庄稼,离不开泥土山花,离不开泥土害怕穷,还得一步一步踩响...
营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营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