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易立权 营山记者站 鲜润)一周六天待在乡里,每周下村开一次夜会,村民随时可见到乡干部身影,营山县柏坪乡干部作风转变,村民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这些人真是在为我们做活路哦!”村民如此感慨。
从两年前就任柏坪乡党委书记开始,李宏一周六天基本上都待在乡上。今年8月上旬,在关坪村开夜会到了晚上11点,天下大雨,驾车回场镇时因为路滑视线差,车子差点掉下悬崖。南垭村村民陈青平家房子急需改造,为赶工期,李宏晚上一两点带领施工人员帮着陈青平维修房子,让陈青平感动得热泪盈眶。
不只是乡干部,联系柏坪乡的县领导,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乡镇脱贫专干、村两委这些帮扶力量随时出现在贫困村一线,群众只有遇到麻烦,总能在现场找到解决问题的人。
据了解,柏坪乡抓紧抓实干部作风。通过强化痕迹管理。乡上为所有乡村干部印制了专门的工作记录本,要求将每天进村入户的工作情况做好记录,走访对象签好字,并通过QQ或微信群上传当天开展工作的情景图片。
同时强化问题导向。每天19∶30乡上召开会议,听取每位乡干部下村及走访贫困户的情况。每天18∶30前乡脱贫办向各村收集项目进度,并将进度情况形成问题台账,凡未达到进度要求的,由脱贫办发出进度督办,并按期销号。
此外强化严管严罚。今年5月以来,全体乡村干部坚持“五个一律”,乡干部每周一律只休一天假(星期天);晚上一律留宿乡上;白天一律不开会(改为晚上开会);除直系亲属的婚丧嫁娶或重大疾病外,工作日一律不准请假;除便民服务中心值班人员外,所有干部一律下乡入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凡发现工作弄虚作假,一律交乡纪委调查处理,情节严重的上交县纪委追责问责。多管齐下,全乡干部作风不断好转。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谯灵敏实习生邓林灵“今天给7家超市供应了500斤平菇。”“我们家酿造的白酒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油...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