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营山新闻 > 正文

遇事先问真假切莫只看标签□张玉胜

来源:济南日报 2018-07-19 12:46   https://www.yybnet.net/

黎青作

今年6月8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街头,69岁的刘德科被一名小伙子推着电动自行车剐撞倒地,却被人群围堵,称他对高考生“碰瓷”。事后证明,小伙子并非考生,并向警方承认自己撞了老人。刘德科和老伴的照片却已经被贴上“碰瓷”的标签在网络流传。为了避免被误会,刘德科将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书复印件随身带着,一旦有人说他们是“碰瓷”的,就将事故认定书亮给对方看。(7月18日《成都商报》)

一起再普通不过的交通事故,为何被演绎成一场由莫须有“碰瓷”谣言引发的舆论风波,以至于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都难挡流言的任性泛滥?大概是因为发生剐碰事件的时间刚好处于高考第二天,而肇事者“20来岁”、“学生模样”的打扮,很容易被人猜测为“高考生”,再加上肇事者是在“推着”电动自行车行走,这就让“剐撞”几率降低、“碰瓷”的可能性增大。这显然是一种依照自己惯性思维而臆测出的事件逻辑,与肇事者推车不熟练、操作失误导致老人被撞的真相完全不同。

更值得追问的是,为何责任真相已明,“碰瓷”标签难去,甚至愈演愈烈?这背后或许有两个认知偏见在推波助澜:一是对“碰瓷”讹钱行为的深恶痛绝。鉴于近年来“碰瓷”现象屡禁不止,现场围观者和网友基于对“碰瓷”行为的本能怨愤,在真相未明情况下就先入为主地插上“碰瓷”标签,既为解恨也为提醒;二是不排除有对“老人变坏”偏见故意放大的因素。从“扶不扶”的纠结到广场舞的扰民,再到暴走团的占道以及公交车“让座”风波,将老年群体多次推入被吐槽的风口浪尖。“坏人变老”还是“老人变坏”的舆论非议,也不断被人们拿来炒作。但是无论事涉“碰瓷”“老人”还是其他标签,看问题都不能罔顾事实而仅凭经验和主观想象贴标签作判断,尤其网络发声更需“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谈是非”。

新闻推荐

五人制足球联赛开赛

7月13日下午,由营山县体育局主办,营山县铁杆足球队承办的营山县首届五人制足球联赛在该县亿联商贸城正式开幕,来自蓬安...

营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营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遇事先问真假切莫只看标签□张玉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