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斐
6月27日上午, 在营山县双溪乡华光村的文化院坝里,不少村民赶来为将进行轮换的第一书记何劲松送行。
“扶贫的基础在扶心,扶心就是让干部群众心连在一起。”这是何劲松写在驻村工作日记上的话。两年多来,他用真心真情搞扶贫工作, 如今的华光村不仅成功出列,更是和谐兴旺的上进村。
当天,不少村民拉着记者,讲述了与何劲松有关的故事。
采访人:张红元
关键词:产业
“是何书记的鼓励和支持,才让我有信心发展产业”
2016年2月,营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何劲松委派到华光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该村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没有长效发展的脱贫产业。走访中,何劲松了解到该村有一位名叫张红元的村民,在县城从事食品加工、销售,已小有成就,且此人早年就有回乡创业的想法。
2016年3月初,何劲松登门拜访张红元。张红元讲述了自己的创业规划和顾虑,何劲松也详细讲解了在贫困村发展产业的政策、帮扶措施等。当天,两人达成初步共识:张红元尽快回乡发展肉鸭养殖。
3天后,张红元就买回来2000只鸭苗。从那天起,何劲松就在张红元家里“驻扎”下了。白天,他帮忙引水修塘、选址建舍,请来专业技术人员讲养殖技术、谈品牌发展;夜里,他和张红元轮流起来喂食。
当年5月,张红元养殖的第一批肉鸭出栏,收入近4万元。同年7月,营山县红元养鸭专业合作社成立,采取“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的模式,张红元免费向贫困户发放鸭苗2000多只,并提供技术和销路。到2017年4月,不到一年的时间,该合作社收入近百万元。当地很多贫困户也通过发展肉鸭养殖走上致富道路。
采访人:晏继伟、周冬华夫妇
关键词:信任
“为了不辜负何书记的信任,我们靠勤劳的双手摘掉了穷帽”
晏继伟曾是该村出名的“老大难”,因为家庭贫穷、体弱多病,50多岁才结婚。
2016年3月,何劲松在走访中了解到,晏继伟一家人还住在风雨飘摇的土坯房里。他和村干部一起积极为晏继伟家争取到D级危房改造。修建了新房的晏继伟一家人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他们主动找到何劲松:“何书记,我想借5000块钱买头水牛回来养。”“我支持你们,每个贫困村有一笔产业扶持周转金,专门用于扶持贫困户创业。”何劲松爽快答应。
2016年9月,晏继伟成为全乡第一个借到产业扶持周转金的人,他很快把牛买回来,并尽心尽力饲养。去年10月27日,晏继伟卖掉养大的水牛,不仅将5000元还了,又买了一头小牛回来饲养。如今,家里已经卖了两头牛,还饲养了1头牛、2头猪和几十只小家禽。
记者在晏继伟家看到,新修的砖瓦房宽敞整洁,院坝打扫得一尘不染。屋前屋后种的水稻、玉米、花椒等长势喜人。“何书记为我们争取来资金不容易,当时就想着不能给他丢脸,一定要好好发展。”周冬华发自内心地说。
采访人:伍晨阳
关键词:爱的教育
“是何书记一家人让我懂得了爱,我也要当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今年15岁的伍晨阳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何劲松的场景。
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何劲松到家里来了解情况。何劲松问她:“小晨阳,你有没有什么愿望,叔叔来帮你实现。”伍晨阳低着头不说话,过了很久,她抬起头,满脸泪水,小声说道:“我想妈妈,我想见她一面。”原来,在伍晨阳5岁时,她的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讯。这么多年,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伍晨阳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
后来,何劲松了解到村里像伍晨阳这样的留守儿童有五六名。有两个女儿的何劲松回到家和妻子张丙涔商量,希望她能去村里陪伴这些留守儿童。从此,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张丙涔会买些书籍、玩具跟着丈夫一起去“扶贫”。她像母亲一样陪孩子们聊天、做游戏,给他们检查作业甚至洗衣服。每逢寒暑假,夫妻俩还会分批次将村里的留守儿童接到城里来,带他们逛书店、看电影、吃汉堡。在夫妻俩的关爱下,这些孩子们明显比以前开朗、快乐。
今年春节,伍晨阳给何劲松写了一封感谢信:“谢谢你和张阿姨长时间对村里留守儿童的关怀,我相信其他人和我一样都心存感激,我们一定会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们。”
新闻推荐
■南充晚报记者王治钦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雨水连着下了3天。不过,也正是因为雨水较高的出勤率,让大家有了更充分的理...
营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营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