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会员。2008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 于2015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一年。 擅长各种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尤其对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有丰富经验。
主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会员。2008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 于2015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一年。 擅长各种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尤其对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有丰富经验。
编者按
风雨砥砺话沧桑,医者仁心著华章。营山县人民医院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多年来,医院一直以优秀人才的选树为抓手, 引导激励全院广大医护人员钻研技术、 服务百姓,将个人理想和成长融入到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
只要病人心中有我 再忙也快乐
医者仁心 重情重义
刘新生从小随父亲学医, 工作后三次到成都中医药大学进修学习,并破格晋升为主治医师。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待病人像对待亲人、对待自己一样认真负责。
针对慢性疑难杂症或者急重病人,只要有时间,刘新生都要登门回访或打电话询问病情变化。他说,这种辅助办法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一次,一个病人腹胀得厉害,刘新生给他开完处方后主动上门回访,但没想到病人却怒气斥责他“开的药一点效果没有”。刘新生丝毫没有生气,叫病人躺下耐心细致地为他检查,同时还为病人垫付医疗费100多元。 现在, 那位病人逢人便说:“刘医生是个好医生,我责怪他,他还为我忙前忙后,回想起来,我说气话真对不起他!”
热心公益 无私奉献
刘新生从医以来, 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总结和提高,刘新生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被《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中华新医学》等聘为编委。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淀和患者的认可, 刘新生所在的科室收入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影响力的提升,不少民营医院、个体诊所高薪聘请刘新生,他都婉然谢绝。数十年来,他坚持为老红军、机关离退休老同志、贫困群众义诊,积极参加各种送医下乡活动,为贫穷患者垫支医疗费,始终坚持中医“简、便、廉、验”的原则,大力推广适宜技术,采用单验方医治疑难杂症、急重病人,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刘新生常说:“只要病人心中有我,再忙也快乐。”
用细心服务每位患者
结缘内科 圆医生梦
“悬壶济世”在罗小波儿时的记忆中就已开始萌芽。为此,他选择了医疗事业。从事医疗工作十多年来,罗小波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刻苦钻研,苦乐相伴,在默默奉献中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医生,罗小波懂得,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尊重。罗小波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基本功,掌握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罗小波成了医院内科领域的业务骨干,深受患者的信赖。
热心细致 服务患者
从医以来, 罗小波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他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周,罗小波跟随县医疗救援队前往广元市青川县抗震救灾。在青川的30多个日夜里,面对余震不断、环境恶劣、供水困难等各种各样的困难,罗小波没有丝毫畏惧, 他与同事们一道救治伤员、预防震后流感,尽最大努力解除他们身体的病痛,减轻他们心灵的创伤。如今,汶川大地震已过去10年, 罗小波回忆起来, 那些在生死之间令人动容的画面,依然记忆犹新。
维护患者健康 乐当幕后英雄
钻研技术 创建病理科
“病理科医生是疾病的最终诊断者,必须严谨务实,一丝不苟。”这是营山县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陈朝政经常说的一句话。
营山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创建于1997年,是现代化新型科室,填补了营山县无病理检查的空白,业务技术辐射营山及周边地区,年检查500余人次。
“由于医院事业发展和创建‘二甲\’ 综合医院的需要, 必须成立病理科。”陈朝政回忆,上世纪90年代,陈朝政和同事们共同努力创建了病理科。
“记得病理科成立的第3天,就收到重要任务, 发出了第一份病理诊断报告。”陈朝政说,当时普外科医师送来患者唐某胃癌组织术后根治标本做病理检查,经过他和同事们仔细分析,发出了医院第一份病理诊断报告。 报告内容丰富简练,让主管医师一目了然,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严把病理质控 对投机者说“不”
为了维护病理报告的权威性,杜绝投机者以病理报告骗取巨额保险费用, 陈朝政率先在病理科严格执行各项规范操作流程, 要求患者在病理科检查申请单上登记时必须持有效身份证实名登记,同时要面见病人,方可出具病理报告。
有一次, 患者刘某冒名顶替一位确诊为胃腺癌的病人王某, 想骗取保险费。陈朝政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并要求刘某出示身份证实名注册, 发现了破绽。几天后,刘某又用报纸包裹着厚厚的红包来找陈朝政“行方便”,被陈朝政果断拒绝。
用爱心温暖每位病人
善待病人 精打细算
从事医疗工作十多年来,邓小飞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沟通、兢兢业业施诊。
在工作中, 邓小飞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 尽量当天为患者做完检查,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治疗。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请患者吃饭为对方掏路费是常有的事。邓小飞还常年坚持深入营山县偏远的乡村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
关爱患者 视为亲人
在邓小飞的眼里,病人的安危高于一切。 只要接到病人病情异常的电话,不管多晚、多累,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病房参加救治。 医院成了他第二个家,多年来,他和孩子总是聚少离多。邓小飞常说:“既然做了医生,就要有奉献精神,病人更需要我们!”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邓小飞迅速成长为医院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从医多年来, 邓小飞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他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 认为一个亲切的笑容、鼓励的眼神,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他对病人细致入微的关爱,赢得了病人的支持与尊重。 苏磊 文/图
主任中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医龄43年。在国家、省(部)级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00年被南充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被省人事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四川省名中医”称号,2015年获南充市“最美医生”称号。
副主任医师,2003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先后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 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学术论文4篇。
临床病理主治医师, 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四川省医学会南充病理专委会委员, 南充市病理质量控制分中心专家, 营山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专家, 营山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创建人之一。
新闻推荐
营山出台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打造中国西部著名的耕读乡村旅游目的地
本报讯(彭杰)5月18日,记者从营山县旅游局获悉,日前,该县出台《乡村旅游专项规划(2016—2025)》(以下简称《规划》),对营山县全域乡...
营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营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