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大棚菜纯收入1万元,5亩大棚菜净利润有5万多元。‘等、靠、要\’不可能脱贫,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近日,大庙乡沙南村的建档立卡贫困计生户李文合忙得不亦乐乎,不时有外地货车前来拉菜。近年来,大庙乡的一大批贫困计生户转变认识,摒弃等、靠、要思想,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成为脱贫示范户。
3年前,李文合因母亲患病,花费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一身债,为此被识别为贫困户。但不甘落后的李文合利用扶贫贷款搞了5亩大棚菜种植,当年就有5万多元纯利润,而且还被评为脱贫示范户,自己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接到客户的电话后,我就着手准备包装草鸡蛋,这段时间不少人一买就是十来箱。”贫困户徐强高兴地说,“只有靠勤劳的双手,才能脱贫致富。”从当初的几十只草鸡到现在的一千多只,徐强愈发相信,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草鸡一年产蛋290个可卖1元一个左右,一年可收入290元,除去成本,纯收入200元,1000只就可收入20万元。”
“贫困户搞特色种植养殖,还能得到政府补贴。现在扶贫政策真是好,只要扑下身子干,都能脱贫。”沟涯村计生户赵雅丽自信地说,“脱贫不仅意味着收入提高,更让我对未来生活充满自信。”
“可不是嘛,咱不能让人瞧不起,不能老拿着补助。只有自己摆脱穷帽子、不断富起来,才是真本事。”养猪贫困计生户徐为亮,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在脱贫的路上,与徐为亮相比,贫困计生户王文叶算是“小步快走”。他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流转土地10亩,购进优良果树苗发展经果林种植,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林下套种红薯和马铃薯,还发展林下土鸡养殖。“仅去年春节前出售土鸡蛋一项收入就有15000元。”王文叶说。“我抓住了扶贫的好政策,利用扶贫项目基金发展优势产业,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如今,大庙乡越来越多的贫困计生户在脱贫示范户的影响下,懂得了只有靠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幸福的美好生活。一个赶、学、比、超的脱贫竞赛正在大庙乡兴起,越来越多的贫困计生户争当脱贫示范户。徐飞本报记者杨雪
新闻推荐
(张雷)“我是从县城过来的,这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了,好漂亮哟。”近日,市民杨成带着孩子驱车来到营山县济川镇向坝村,走进田间地头欣赏盛放的油菜花,让孩子近距离感受春天的气息。连日来,济川镇...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