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联合开展的四川省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全省共评选出50例“天府好家规”。
家规家风像导航,指引着家的方向,引导着家人的生活甚至人生。无数家庭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有没有荣登“天府好家规”荣誉榜,都值得推崇与传扬。
“所谓家风,不是写在牌匾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事情;所谓传承,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一种自然自觉的行为。”
——谢飞□特约通讯员 彭杰
近日,省首届 “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结果揭晓。3月30日至4月1日,评选结果予以公示,营山籍老红军王定国“勤劳、善良、博爱”家规榜上有名。
“王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那勤劳、善良、博爱的家规,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连日来,营山许多干部群众争相议论着百岁老红军王定国修身齐家、大爱无疆的家国情怀。
1913年2月4日(阴历大年三十),王定国出生于营山县安化乡一个佃户家庭。1933年10月,许世友率红九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参加了红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营山县苏维埃政权内务委员会代理主席、县妇女部部长、妇女独立营营长等职。1935年,平时爱唱爱跳的王定国被调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文工团,开始了那一段艰苦卓绝的长征路。1936年10月,王定国跟随部队到达甘肃会宁。1937年,与被称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著名共产党人谢觉哉相识并结为革命伴侣。婚后,她全力以赴协助谢老工作。
在近90年革命生涯中,王定国淡泊名利,崇俭尚廉,红色传家,始终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子女,影响后人。
当年,王老全家住在北京圆恩寺胡同里。那时,院子里有块空地,王定国和谢觉哉常常带儿女们翻地种菜,还养了猪。所收获的瓜菜、猪肉,他们都要分给邻居和好友。在他们的教育下,孩子们心中从小就埋下了艰苦奋斗、不谋私利、团结友善的种子。
王定国的家规是:勤劳、善良、博爱。20世纪50年代,她的孩子还都是小学、中学的学生,王定国利用周末时间从吃、穿、住等各个方面讲述自己从前的艰难经历,帮助孩子们忆苦思甜,事无巨细地关心与教导着成长中的儿女们。她常对儿女们说,要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偶尔在外面吃顿饭,点菜也很节俭。即便剩下一点,她也要打包带回家。
谢老逝世后,按规定遗属可以继续住原来的房子。王定国却主动找到组织:“我有自己的工作,我是什么级别就住什么房子!”随即遣散了秘书,退掉了司机,搬出了带院子的大房子。后来和孩子们决定,将谢老生前省吃俭用收集的两万多册线装书(其中不乏各个朝代的珍贵版本),捐献给中央档案馆。
谢家子女中虽没有当大官做大买卖的,但都在各自岗位上干得出类拔萃。长女谢宏是共和国最早一批常驻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二儿子谢飞是著名导演,拍摄了 《香魂女》《本命年》《湘女潇潇》《我们的田野》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他几个孩子也都是普通而优秀的工作人员。
“所谓家风,不是写在牌匾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事情;所谓传承,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一种自然自觉的行为。”谢飞说,母亲一生爱党爱国,不为名利,着实让儿女们佩服。她时时教育子女和后人要为党为国无私奉献。
新闻推荐
">"target="_blank">(杨汉国熊莉)3月4日,“最美家庭大美营山———营山县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暨‘最美家庭\’颁奖典礼”在该县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最美家庭”感人至深的故事,让现场观...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