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营山新闻 > 正文

“村民不脱贫,我就不收兵”

来源:南充日报 2016-10-1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奎 实习生 曹欣

10月10日上午,站在村口,望着硬化的村道公路不断向前延伸,李迪脸上露出了笑容。“在这里待久了,我真还舍不得离开了。”李迪笑着对记者说。

李迪是营山县小桥镇子槽村“第一书记”。子槽村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绝大部分为山地,属典型的贫困村,全村户籍人口237户,其中68户贫困户。

作为市卫计委机关的一名干部,2015年6月,李迪担任子槽村“第一书记”。他坚持深入一线摸排实情,结合民情制定措施,真情帮扶促进发展。在他的努力下,子槽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已悄然发生改变。

扶贫不能“单相思” “对症下药”才有效

“调查摸底不明,扶贫措施就不实,不能搞‘单相思\’和主观意愿”,这是李迪到子槽村后对群众说的第一句话。

为制定切合实际的扶贫规划,李迪背起铺盖卷在村里长住下来,每天走村串户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村民真正意愿,明确贫困现状和原因。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将贫困户家庭情况、收入状况、贫困原因等摸排得一清二楚。

为了让贫困群众得到帮扶,李迪先后四次召开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大会评选贫困户,做到公开公示,将真正贫困的68户村民纳入帮扶对象,确保了贫困村民底数清楚、对象明晰,坚决杜绝“关系户”、“人情户”。

“只有逐一深入到村民家中,才能做到精准、真实的评选出贫困户。”李迪说。

修好致富路 架起幸福桥

“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年纪不大,勤快,天天在村里都可以看到他。”说起李迪,子槽村党支部书记李万平忍不住夸赞起来。

子槽村的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全村8.3公里村道路还是2003年修建的泥土毛坯路,一直无法通车;村里的一条小河将村子一分为二,跨越小河的漫水桥已经垮塌,到洪水季节必须绕行3公里才能到达对岸;村里的堰塘因年久失修,大多无法蓄水,一到天旱或枯水季节,全村有1/3的村民要到几里外去寻找水源,以满足人畜用水。

“基础建设搞不好,农民致富根本无望。”改善村里的基础建设成了李迪开展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

于是,一边跑部门,一边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便成了李迪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他带领村上一班人,主动向市、县相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到交通、财政、水务等部门争项目、要资金。有了项目、有了资金,子槽村一下变得热闹起来,每天施工机械轰鸣,修路、架桥、建活动室……目前,子槽村已建成一座集中供水站,村民活动室也建成投入使用,4公里村道路、杨家庙桥、18处住户供水池、7口病险堰塘整治、15口蓄水池也全部开工建设。

产业引进村 助农“拔穷根”

子槽村受地理环境影响,农业产品单一,经济自然就跟不上来。“为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李迪也是绞尽脑汁。”村主任李德说。

为了给村里找来致富项目,李迪多次组织召开村组干部、村民大会,与返乡村民交流衔接。在找项目期间,李迪带领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到遂宁、绵阳、顺庆等地学习取经,邀请中药材专家、农牧业专家到村里现场查看,找产业发展路子,为村里引进龙头企业。

针对村级班子后备力量薄弱的现状,李迪又实施了“人才回引工程”,将致富带头人李中明、外出返乡共产党员李勇全培养成村里的后备干部,建立起了以中青年、高中及以上文化为主体的村干部队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李迪的带领下,如今子槽村成立了泰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40余户群众签订保价收购协议,组织村民种植瓜蒌、白芍等中药材300亩。返乡务工村民李中明懂技术,也愿意为村里服务,村里依托他发展起了养殖产业,养殖了鸭、鹅等。

“如今的子槽村已从贫穷落后变成路到户、田成方,产业化、企业化的小山村,村民不脱贫,我就不收兵。”李迪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努力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县

营山县委书记黄金盛报告语言朴实、情文并茂,蓝图振奋人心、部署切实可行。抓好会议贯彻,干部是关键。作为党员干部,要甩开膀子干、超越常规干,努力实现美好愿景;要创新工作方法,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民不脱贫,我就不收兵”)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