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一周的采访,《中国政协》杂志记者赵瑜回到北京,看到采访本上写得密密麻麻的内容,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在巴中、南充采访的那一幕幕场景。有贫困村的崭新面貌、政协委员的大力帮扶、贫困群众的真心笑容……这一次四川省政协组织部分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走基层,主题就是政协组织助力脱贫攻坚。专程从北京来四川采访的赵瑜,当初心里还隐隐有些担心——助力脱贫攻坚,政协做了啥,有没有丰富的素材?不过接下来5天时间的采访,消除了她心中的疑虑。
9月5日,采访第一天,当赵瑜走进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龙台村时,看到农工党巴州区人民医院支部开展的“一对一”医疗帮扶,她心中有些震撼。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龙台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配上“私人医生”(相关报道详见今日二版)。采访现场,不少患有疾病的贫困户纷纷对这个活动表示感谢。同样,在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省政协委员何文军利用自己公司彩色苗木的发展,带领整个村的老百姓发家致富。如今,这个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当地不少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有的村民在何文军的公司上班,收入翻番。这些内容,赵瑜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和相机里。
“除了委员的倾力帮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各级政协在发挥委员作用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赵瑜说,巴中、南充两地政协都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给委员履职创造良好环境,激发了委员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在南充召开的座谈会上,赵瑜非常关注该市政协在***中,如何发挥好界别作用。在营山县茶盘乡张鹏村,赵瑜走进现场,切身感受到营山县政协工商联界别在扶贫中发挥的作用。当时她就决定,要好好报道帮扶中的界别力量。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前去南江县赤溪乡蒲坪村的路途中,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肖丽对《蜀道难》中那句“百步九折萦岩峦”有着深刻的体会。虽然铺上了水泥路,但山路十八弯仍然让坐车的人觉得有些不适。不过到达目的地后,眼前的场景让她眼前一亮:一栋栋两三层高的小楼拔地而起,不少村民正在修建自己的新家。该村村委会主任胡永乾是巴中市政协委员,也是当地一个驾校的老板,但为了家乡的发展,他放下自己的事业,带领乡亲一起致富。去年回乡后,胡永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通村道。这条路后来被当地村民形容为“黄金都买不来的路”。返程时,肖丽对这条蜿蜒崎岖的乡村道路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接下来,她打算通过文字好好反映一下蒲坪村的新变化。
四川电视台记者黄斐扛着一个大摄像机,奔走在一个个现场。为了将帮扶中的精彩故事反映出来,他又多次前往同一个村进行拍摄。在整个走基层报道中,黄斐与《四川日报》记者吴浩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了巴中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助力《巴中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扶助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上。他们用两天时间走进当地医院、市卫计委、贫困户家中,采访多名政协委员、贫困患者,深入了解《办法》出台过程中,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做了哪些工作。
“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100%,个人医疗支出控制在医疗总费用的10%以内。”结束采访后,黄斐感慨道,帮扶力度确实很大,这下因病致贫的老百姓压力小多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将这种政策性帮扶方式宣传出去,让更多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看得起病。
□本报记者 王天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鲜润)1月7日上午,记者在营山县城市新中心水景广场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地砖铺设和绿化树木栽植工作,广场景观正在加紧打造之中。“通过近一年的建设,水景广场已基本成形,春节前,广场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