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然)8月12日,记者从市语委办了解到,6名嘉陵官话正式发音人已经完成了纸笔记录、音像资料录制工作。目前,西华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正对相关资料进行后期处理。营山县语保工程调查工作将于8月底开始。
昨日下午,记者在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录音实验室看到,西华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正在电脑前,对照着《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逐一检查录制好的音像资料。
“从7月14日开始,我们便逐一组织6名嘉陵官话发音人到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录音实验室,利用专业设备进行了嘉陵官话音像资料录制。”今年语保工程南充负责人、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曾晓舸告诉记者,由于嘉陵区是国家级调查点,发音人人数,录制内容相对较多,一共录制了10天时间。目前,他们共完成了1000个单字、1200个词汇、50条语法以及4名发音人的话语、多名发音人的口头文化音像资料录制工作。
“我们现在进行的是后期的音像资料整理工作。”曾晓舸告诉记者,如果发音人的某条音像资料在音量、画面等方面存在不达标的情况,专家团队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修复,若技术手段无法修复的,他们将组织发音人重新录制。
随着国家级调查点嘉陵区语保工程调查工作的结束,省级调查点营山县的语保工程调查工作即将开始。
“我们目前将营山县语保工程调查工作的时间定在8月底。”曾晓舸告诉记者,营山县的调查工作相对少一点,只需要面试确定2名6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作为营山官话正式发音人,并进行语音资料录制工作。
营山县负责征集发音人的工作人员唐新泉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征集到4名营山官话候选发音人,分别是76岁退休教师张长清、75岁退休教师刘自泽、71岁退休教师段绪美及69岁的退休职工杨善贵。
■《南充话征集发音代言人将永久保存留住地道乡音》追踪⑦
新闻推荐
本报讯(熊莉)8月18日,记者在营山县东升镇玉帝村葡萄种植基地看到,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挂在藤架上,令人垂涎三尺。即使天气炎热,也有部分市民驱车前来葡萄园,体验采摘乐趣。据该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