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营山新闻 > 正文

■《南充话征集发音代言人 将永久保存留住地道乡音》追踪②73岁退休语文教师成南充话首位候选发音人

来源:南充日报 2016-06-12 07: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然

日前,嘉陵区和营山县分别成为国家级和省级“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调查点。5月27日,市语委办公布在两地征集一批汉语言方言发音人。6月7日,73岁的退休教师蒋义走进西华师大文学院办公室,应征嘉陵官话老年男性发音人。经过交谈、初选面试、填表后,蒋义成为了此次语保工程南充地区首位候选发音人。

73岁退休教师成首位候选发音人

7日下午2时许,73岁的蒋义前往西华师大华凤校区,应征语保工程南充地区嘉陵官话老年男性发音人。

“我叫蒋义,今年73岁,出生在嘉陵区金凤镇……”一段带着浓厚嘉陵口音的自我介绍后,蒋义与记者聊了起来。“月初,我在《南充日报》上看到征集南充话发音人的新闻,我符合嘉陵官话老年男性发音人的条件。”蒋义告诉记者,他在嘉陵区金凤镇生活了60年,退休后迁入城区,是地地道道的嘉陵人,对嘉陵区金凤一带的方言有一定了解,口音也比较纯正。

年过七旬的蒋义精神矍铄,声音洪亮,经了解才知道,他曾是一名教师。“我曾经在嘉陵区金凤镇乡村教小学语文33年,对语言怀有深深的感情,刘半农曾说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足见它对一个民族和地区的重要性。”蒋义告诉记者,在33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发现老师、学生的口音逐渐变化了,方言正渐渐消失。“1971年我第一次走上讲台,当时老师、学生都是地方口音,把“去”读作(qiě)、把“公猪”叫作“角猪”(角发jiō音)……但近年来,老师、学生的地方口音越来越淡,发音趋近普通话。”蒋义说,得知语保工程在南充开展后,他非常振奋,希望能成为正式发音人,为家乡方言做一点贡献。

“老人地方口音浓厚,发音正常,身体健康,且金凤话属于嘉陵官话,经过初步面试,老人达到应征条件。”今年语保工程南充负责人、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曾晓舸面试蒋义后表示,目前老人已经填写了《报名表》,成为南充市首位候选发音人。

正式发音人录音期间每天有补助

作为国家级和省级“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调查点,嘉陵区和营山县将在年内完成发音人的音像资料录制和纸笔记录工作。

营山县负责征集发音人的工作人员唐新泉告诉记者,他已走访了当地文化馆、学校等地,希望能选出最标准的营山官话代言人。“目前,走访的重点是营山县范围内的退休老教师,他们的读、写、表达等能力都有一定基础,对录制音像资料较为有利。”唐新泉表示,同时也欢迎营山官话发音标准的居民,到营山县教师进修校应征。

“嘉陵区的征集工作主要集中在火花街道办一带,这里的老嘉陵人较多,发音相对纯正。”嘉陵区负责征集发音人的工作人员王瑜告诉记者,嘉陵区是国家级调查点,需征集的人数较多,希望符合条件的居民,前往嘉陵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报名。

曾晓舸介绍,一旦被确定为正式发音人,在参与音像资料录制期间,每人每天可享受150元的补助,正式发音人的音像资料采录验收合格后,将作为本地方言资料进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有声数据库,永久保存并通过互联网面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届时,正式发音人不仅可成为当地方言形象代言人,还可获得四川省语委颁发的荣誉证书。

新闻推荐

南充市3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获中央预算资金支持建成后每日可处理污水1.97万吨、垃圾转运230吨

本报讯(记者张蓉萍易立权)6月16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南充市3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日前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8140万元。今年2月,南充市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谋划,认真梳理,上报...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桑榆歌舞颂党恩2016-06-27 17:42
猜你喜欢:
评论:(■《南充话征集发音代言人 将永久保存留住地道乡音》追踪②73岁退休语文教师成南充话首位候选发音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