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中)在收割现场。
请人才·善管理·享政策
农家晒秋收
□特约通讯员 彭杰 文/图
10月27日,笔者在营山县国家粮食储备库收粮现场看到,一位中等个子、身材微胖的中年人拉来一大卡车稻谷。经过验收、过磅、入仓等环节后,他接过了工作人员递来的一大摞钞票。
“近一个星期,我一直在交售稻谷,每天有30多吨。”这位名叫彭旭的种粮大户对笔者说,丰收了,先交国库。
回乡创业包工头改行种粮
彭旭于1974年出生于营山县三元乡兴福村。高中毕业后,他被聘请到该乡治安室从事治安工作。工作5年后,怀揣致富梦想的他南下广东闯荡。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他尝尽了酸甜苦辣。2003年,彭旭带着妻子到河南某煤矿务工,并当上了包工头,掘到“第一桶金”的同时,他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
2011年,当地政府对小煤窑实施关停,彭旭不得不回到家乡,在县城开出租车。时常开车下乡的他发现,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成片农田被撂荒。彭旭觉得,种粮食投资不大,便萌生了回农村种粮食的想法。
彭旭把这一想法告诉家人时,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2014年12月,他在朗池、星火、双溪、涌泉等6个乡镇流转土地4000亩,种植粮食。
享政策利好规模种地喜获丰收
“种这么多田地,你怎么忙得过来?”面对笔者的疑问,彭旭解释道:“得益于农机补贴政策,我购买了6台大型耕田机、20台柴油机,喷雾机、喷雾器30余台。用插秧机栽秧,用联合收割机收稻谷,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提高了劳动效率。”
彭旭说,今年1月,他成立了公司,从事水稻、油菜等作物种植。但是,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今年5月,由于雨水过少,彭旭为了让星火镇、西桥镇的1000余亩田栽上秧,不得不用抽水机不停地抽水。“那段时间非常辛苦,要昼夜不停地抽水。我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得开车去田间,凌晨过后才回家,小睡几个小时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劳作。”彭旭说。
今年7月下旬,该县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星火镇部分稻田干涸。尽管花了5万多元抽水费,可栽得晚的水稻仍面临颗粒无收的境地。彭旭乱了阵脚,找到县水务局反映情况。该局相关负责人决定从水库放水,抢救奄奄一息的水稻。由于补水及时,绝大多数水稻得救了。
“9月初水稻成熟时,看到沉甸甸的稻穗,我的心里特别欣慰,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彭旭说,今年的水稻喜获丰收,产量近2000吨。
用人才重管理用先进理念搞农业
“彭旭是开着小车下地,穿着皮鞋种粮的新型农民。”营山县农牧业局相关负责人如此评价。
彭旭说,他的公司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的农业技术人员和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今年,他聘请了职业经理,全面负责生产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检查、督促各管理岗位是否落实到位,后勤经理对一线生产提供物质保障,现场管理人员,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行现场处理;聘请县上的农技专家、植保站专家、土肥站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技术把关;拥有一支20多人的农机队伍,对耕田、插秧、收割实行按亩计件,经验收合格及时付款;同时聘请了近40个田间管理人员,负责除草、施肥、管水等。
因为公司运作良好,第一年种粮初见成效。彭旭说,眼下正对收获的稻谷实行多渠道销售,一部分出售给国家粮食储备库,一部分销给成都大米加工厂。另外,自己正在跟南充销售商洽谈合作,准备通过电商平台实行网络销售。
“现在国家政策好,种粮有甜头、有劲头。”彭旭打算再接再厉,他说,农村还有不少撂荒地,他还要扩大种植规模。明年,他准备与人合伙,在城南镇流转田地4000亩规模种粮。
彭旭说,现在人们对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公害作物受到热捧。“下一步,我打算按照标准化种植要求,从选种、栽植、肥料和农药使用等环节着手,种植无公害优质水稻。”彭旭说,他不但要做一个成功的农民,还要带领更多的人发展现代农业。
新闻推荐
2月24日是南充市中小学2016年春季开学第二天。当天一大早,笔者来到营山县偏远的三元完全小学,见到换肝男孩谭振麒已重返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据该小学校长王永华介绍,由于小振麒的身体还在康复期,...
营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营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