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
2014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河源市某酒店,500余名巴蜀人齐聚一堂,畅叙乡情,喜迎元旦。这样的盛会,自2007年河源市巴蜀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每年一届,让在万绿湖畔打拼的巴蜀人找到了家的温馨。这个研究会的创始人就是营山乡友邓映康。
立一生志向好男儿用双手打拼未来
1970年,邓映康出生在营山县骆市镇杨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那个年代,我们一家7口人,吃饭是最大的问题,我们两个大人经常饿着肚子把饭留给5个孩子。”邓映康的父亲邓发富回忆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邓映康上小学时,大哥邓映福已辍学在家,帮父亲为集体放鸭子。每天中午,邓映康从村小回家后都要煮饭,然后给远在几公里外放鸭子的大哥送饭后,才返回学校上课,由于年幼,加之长途奔波,下午上课时,他往往没有精神。小学未毕业,邓映康回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和农活。
1989年,邓映康和三弟邓映春一同闯广东。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邓氏兄弟打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走出了杨柳村,挤上火车,经过三天三夜,到了广东省河源市。
“刚到河源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很多时候只能露宿街头。”三弟邓映春回忆说,“找到事情,大家就拼命干上一阵,一歇工往往就是二三十天,有时,干了活还不一定能拿到工钱。”
在外打工的第二年,眼看母亲的生日就要到来,邓映康希望能给家里寄100元钱,以表孝心。“原来,老板满口答应,可到了那一天,一分工钱也没拿到。”邓映康说,他一气之下,把工地的锅碗瓢盆全部掀翻,和老板彻底闹僵。
“与其为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包工。”邓映康决定自立门户,组成一个施工小队,承揽业务,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靠一份坚持真诚待人赢得口碑
创业伊始,邓映康努力打拼,尝尽酸甜苦辣。
“邓映康干事麻利,身体素质好,头脑灵活,他干一天,相当于有的人干3天。”当年的工友莫康说,“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春夏秋冬,完成一项又一项工作。有时几个月吃不到一顿热乎的饭菜,常以干饼充饥。”
“付出总有回报,1991年底,我给家里寄了11万元。”邓映康说。
就这样,邓映康用踏实苦干赢得了业界的信任,他承接了一个又一个工程,事业一年比一年红火。2003年,他的施工队已达200多人。2006年和2009年,他相继成立了劳务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他所带领的工人超过了5000人。
邓映康虽然小学未毕业,可凭着一股韧劲,他成了建筑方面的行家。河源万隆地产董事长陈建先认为,邓映康诚实守信,视工程质量为生命,工程交给他做,不仅质量令人放心,工期也有保证。
凭一种信念传承巴蜀文化
走进河源市巴蜀文化研究会的办公地,“传承、创新、团结、服务”的会训十分醒目。
“这儿就是我们巴蜀人的家,大家团结一心,优势互补,拧成一股绳。”研究会秘书长唐辉福说。
为了让在河源打拼的巴蜀儿女找到一种归属感,共同传承巴蜀文化,在邓映康的倡议下,于2007年成立了河源市巴蜀文化研究会,邓映康任第一、二届会长,第三届理事长。
“研究会举办的文化体育活动十分丰富,大家在一起演家乡戏,唱家乡歌,乡音乡情都是那样的浓烈。”研究会副秘书长唐斌说。
去年7月,四川老乡杨先亮因故致残,生活困难,邓映康带领会员两次前去看望,捐助现金5.5万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邓映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支援灾区、援建学校……
2013年,邓映康在河源火车站旁建了一幢近100米高的建筑,取名巴蜀国际大厦。
在河源的20多年,邓映康品味着艰辛,也收获着幸福。每每在最困难的时候,总会有好心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邓映康清楚记得,刚到河源时,由于没有事做,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一位开小卖部的老太婆帮助他和弟弟渡过难关。“吃的、喝的和用的,自己记下随便赊欠,老太婆没有一点怨言,这样才站住了脚,不然真不知往哪儿走。”邓映康提起往事,记忆犹新。
自己富裕了,邓映康总想为家乡做些事情。
杨柳村受交通条件制约,经济发展缓慢。2008年,他捐款50万元,为村里修通了泥结碎石路。2012年4月,他捐款90万元,把村里的泥结碎石路改成水泥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彭杰)“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不大,对一些能力突出的干部发现不及时,对长期在偏远乡镇工作的干部关心不够。”1月22日,营山举行县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县委书记鲜俊才就县委班子2014年党...
营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营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