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
从 当 初 靠 借 来 的5000元起步,他带着80多名建筑工人到上海创业,经过22年的商海拼搏,他的队伍从当初的80多人发展到5000多人,鼎盛时期达到8000多人。其中,有4000多名工人是营山人。
借5000元起步 成为房产公司高管
11月10日,在江苏省宿迁市一个建筑工地,石明德和项目部的负责人研究工作。如今,该房产项目已完成第一期别墅区工程,正在建设精品房展示区。
石明德是营山县朗池镇勤劳村人。1992年,浦东开发方兴未艾,石明德到上海考察后,认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他毅然辞去公职,借了5000元钱,带着家乡的兄弟“闯浦东”。
“当初以为,带的是精挑细选的兄弟,技术层面没有多大问题。没想到,一到上海,就被来了个‘下马威\’。”石明德告诉记者,浇注混凝土,在四川使用的是“木模”,在上海的工地却都成了“钢模”,所有的熟练工人全成了生手。由于没有人掌握这项技术,只能从零开始。返工次数多,工人压力大,加上工期将至,让他感觉泰山压顶一般。
为了渡过难关,石明德聘请了上海市建三公司的熟练技工,以一带三,让营山“兄弟”很快掌握了“钢模”技术。初来乍到,睡的是钢管床,晚上刮风,宿舍冷得要命。每天收工后,石明德在宿舍里研究施工图纸,经常不知不觉进入梦乡,笔和图纸滑落在地上。
初到上海时,石明德的体重是77公斤,创业的艰辛与劳累,让他第一个月就“掉了”15公斤肉。
2008年,石明德应聘到中太建设集团驻上海的一分公司。在他到任之前,该分公司年产值只有几千万元,在他的带领下,该分公司第一年的产值就达到5亿元,工人亦从当初的70多名,发展到常年雇用5000多名施工人员,鼎盛时期高达8000多人。由于业绩彪炳,中太建设集团成立华东局,石明德任局长。
情系桑梓 带出4000多人的“营山军团”
无论是在宿迁工地,还是在连云港工地,记者发现,营山籍乡友比比皆是,随处都是浓浓的乡音。据介绍,石明德负责的工地常年有5000多名工人,其中,营山乡友达4000多人。
在中太华东局,一个普通民工的月工资为3000元至4000元,管理层月薪上万元。在石明德负责的工地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老板一年只发两次工资。一次是收水稻,小孩上学的季节发一次,一次是春节回家前。施工人员石东明说,石局长的做法管住了一些爱乱花钱的民工,民工家里人都拥护他的这一套管理办法。
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中太华东局有自己的职工宿舍,有自己的火锅城,吃住不愁,这样的待遇是让人羡慕的。2008年,石明德在闵行九星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民工只需支付水电费。他在员工宿舍附近开了一家火锅城,既让员工吃到了家乡的味道,又解决了民工家属的就业问题。火锅城安排不下的,石明德托关系,安排她们进工厂。他帮助联系学校,解决员工孩子上学的问题。每逢春节,员工并不担心“春运”问题,因为石明德会联系运输公司,调几十辆大巴过来,把民工送回家乡,与家人团圆。
每年,公司选送优秀工人到四川建筑技术学校培训,普通工人培训后,有机会晋升为管理人员。最初追随他的老工人,90%至今在他手下工作,且多数已成长为管理人员,有的已做到项目经理。
在家乡勤劳村,石明德投资100多万元,修了一条水泥路,当地村民把它称为“明德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汉国)湖岸绿树簇拥,湖中的休闲长廊宛若长虹卧波,农耕文化区、翰林文化区各具特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在远离营山县城的乡下还有一道这样的风景。这是11月11日记者在营山县双林...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