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充营山、曾在码头边等候雇主的“棒棒军”,经过二十余年的磨炼,成为活跃在广东惠州吊装行业的“主力军”。
□杨汉国 本报记者 王青山
虽说自己目前是惠州吊装行业的一位重量级人物,手下有近百名营山老乡,可李长路每天依然要不停地往返于各个工地,了解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跟踪工程进度。2月29日,记者接通李长路的电话,分明能感觉到电话那头流露的丝丝疲惫。
据《南方都市报》载,目前“惠州吊装行业从业人员总数过万,现有300多台各种吊装车辆,这些人中超过九成来自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李长路就是其中的一员,目前,他的“鸿发搬迁”已有吊车20多台,资产上千万元。
【起步】
南下淘金
近200人成为惠州“棒棒军”
上世纪90年代,伴随蜂拥的南下打工潮,营山县木垭镇锡山村的李长路和土祖村的张真祥,怀揣致富梦想相继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在老乡的帮助下,最终在惠州东江码头落了脚。那时东江码头比较兴盛,每天都有往来各地的大米、钢材、水泥等在此集散和中转,就这样,他们加入了靠体力吃饭的“棒棒军”,每天扛着棒棒和绳子在码头等候雇主的光临。在这之前,已陆续有近200名乡友进入了这一行。
“那时,我们十五六个人挤在一间仅有10多个平方米的出租屋,睡的是竹子、木板做成的上下铺,天天都是稀饭就着榨菜当顿。”回忆起当初艰辛,李长路感叹不已。
据介绍,那些日子里,大家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简单吃完早餐后就一起到码头等候雇主,好不容易等到一单活,大家一拥而上,辛苦一天下来只能挣到七八元钱,为了省钱,“棒棒”们大多两三年才回一趟家。
【转型】
自购吊车
从码头上岸转为吊装工人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水路运输日渐萎缩,“棒棒”们肩挑背扛的传统搬运方式受到冲击,能干的活越来越少,挣的钱也越来越少,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另谋出路。
这时的李长路、张真祥已开始承接一些政府、企业零散的搬运工程,逐渐由固定的码头搬运,走向社区、工厂,并开始承接大件重物搬迁。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大,原来纯粹的人工已不能满足需求。经过一番权衡,1997年,张真祥东拼西凑先人一步买起了第一台二手吊车,成为四川老乡中买吊车的第一人。有了吊车加盟,张真祥的业务如虎添翼,员工也与日俱增,并逐渐包揽了惠州一些早期高层建筑的电梯吊装和重件搬迁。2000年,张真祥打出了自己的旗帜 “越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有了张真祥的引路,2000年,李长路与他人合伙也买下了一台二手吊车。借助以前做“棒棒”积累的人脉,他的“鸿发搬迁”业务迅速拓展。两年后,他又买了一台春兰汽车,安装了随车吊,共花了近50万元。2002年下半年,李长路买了第三台车。
在张真祥、李长路们的带动下,很多营山“棒棒”看到了希望,逐步从码头上岸,开始进入吊装行业。越来越多的营山老乡开始自购吊车,从 “棒棒军”转型成为吊装工人,并逐渐变身为吊装行业正规军。
【裂变】
业务拓展
上万营山人包揽惠州吊装业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张真祥、李长路的亲友们也纷纷加入吊装行业。从1997年开始,追随张真祥的老乡越来越多,目前在他公司工作的老乡则有80多人。而李长路的“鸿发搬迁”包括自家8个完整的血亲家庭。据张真祥介绍,目前,仅是从木垭镇而来在惠州从事吊装行业的人数就有近千人。
如今,“越发租赁”旗下已有32台各种吨位的吊装车辆,其中还包括一台400吨、价值1800多万元的吊车。业务遍及潮莞高速、深汕高速等工地,拓展到广西、江西、湖南等地。李长路则带领着他的“鸿发搬迁”,包揽了惠州供电系统的吊装服务。早年跟随李长路、后来单独发展的李小林旗下的“天力搬迁”则包揽了整个惠州市的道路交通拯救。
熟悉惠州吊装行业发展的惠州吊装行业协会筹委会秘书长方志伟说,目前,“营山兵团”几乎占据了惠州整个吊装行业的九成市场,从业人员中的营山人超过万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石璐记者江芸涵)既有道德模范本人作报告,又有艺术家倾情讲述模范故事——5月30日,全国道德模范高校巡讲活动首场报告会在四川大学举行,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曹于亚,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王顺友...
营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营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