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充晚报》报道了很多篇寻亲人、 寻战友的故事。通过晚报的牵线搭桥,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市民朋友们广泛关注,群策群力,最终帮他们找到了亲人、战友。相见时的相拥而泣, 圆了不少人的寻亲梦。比如,本报报道的埋骨江西的烈士刘德元魂归故土的故事, 离家84年的百岁抗战老兵回到家乡的故事,台商秦钰勋找到南充家人的故事……
埋骨江西 烈士刘德元魂归故土
2016年10月25日,中国铜都德兴网记者董世超打进本报新闻热线,称希望寻找埋葬在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海口村一竹林边的仪陇籍红军烈士刘德元的后人。此后,《南充晚报》和江西多家媒体联手为烈士寻亲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转载。
本报联合江西德兴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数篇追踪报道。 当年11月10日,通过多方寻找和筛选线索, 刘德元的亲属被确认。11月22日, 刘德元的17名亲属与本报记者、 仪陇县委宣传部及仪陇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赶赴德兴市。11月23日,在刘德元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 位于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海口村刘德元烈士的墓前, 亲属向着墓碑深深鞠躬,滚滚热泪滴落。而站在他们身旁, 曾默默守护烈士墓的海口镇人也是满含泪水……
此后,事业有成的烈士亲属自发筹集20万元现金及物资捐给当地一所学校,答谢海口镇人的深情厚谊。这段跨越千里的真情故事,在两地广为传颂。
经过两地的努力,2018年11月15日,埋骨德兴市海口镇68载的川籍红军刘德元烈士遗骸,披裹国旗启程回归故里四川南充,并于11月19日葬入南充市烈士陵园。
鲜花簇拥下的刘德元烈士墓碑上,刻着他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 刘德元(1916年-1950年)仪陇县人,一九三五年参加红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参加长春战役等解放战争。 历任马夫、警卫员、班长、管理员、县大队长、连长等职。一九五零年四月七日在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被国民党残余杀害。
牵线搭桥 寻亲路上的“人间真情”
本报报道的类似寻亲故事还有许多。2015年7月1日,102岁南充籍抗战老兵郑天付平安回到家乡。 郑天付于1913年2月3日出生在顺庆区原辉景乡大堰沟村。18岁离家后, 已84年没有回过故乡。最后,在多方帮助下,郑天付终于找到了亲人。
本报连续以《阜阳爱心人士全程护送 百岁抗战老兵今回南充》《离家84年 百岁抗战老兵回到南充 乡音无改 一点一滴寻找儿时记忆》《百岁抗战老兵回家 94岁儿时伙伴还记得他》等文章报道老兵回家的感人故事。此事不仅在南充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引起了央视《等着我》栏目组的关注。
还有华裔独臂男孩跨国寻亲两年, 终于找到生父的故事。2015年4月, 本报编辑部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芝加哥的特殊寻亲信, 华裔男孩黄宇航的美国养父母约斯夫妇要为儿子寻找南充的亲生父母。
据悉,黄宇航是约斯夫妇在2008年收养的孩子。 本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走访调查。通过两年多的努力,2017年6月9日,黄宇航的亲生父亲终于被找到了。原来,孩子的父亲在网上看到《南充晚报》的报道后,到公安部门进行了DNA采集并比对成功。
上述寻亲故事, 只是通过本报牵线搭桥成功寻找到失散多年亲人的少数成功案例。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本报已经帮助数十位市民寻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战友,他们的重聚让大家看到了“人间真情”。在看到他们重聚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是温暖的。 作为南充最具影响力的都市媒体,《南充晚报》 肩负起了市民赋予的信任感,有事情找晚报,成了大家的共识。同样的,晚报人也将这一份信任,更多地回馈给了对方,让晚报更贴近市民,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南充晚报记者 王治钦
相关链接
圆了寻亲梦 台商感谢晚报
“感谢《南充晚报》,感谢所有的报社同仁,因为你们第一时间的报道, 才让我圆了多年的寻亲梦。”2018年5月22日,台商秦钰勋将一面写着“《南充晚报》实在好报”的锦旗送到本报编辑部,感谢《南充晚报》帮他找了故乡的亲人。
2017年9月18日,本报以《台商寻根:我要把南充泥土带回台湾》为题报道了秦钰勋的寻根故事。当天,高坪区原台办主任岳国超看到报道后,与本报取得了联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据了解,秦钰勋的父亲秦光全,出生于四川南充,于1949年跟随部队到台湾。故乡一直是秦光全的心结,可至死他也没再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好在儿子秦钰勋和本报结缘,最终寻到了“根”,帮父亲了却心中夙愿。
2017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以“秦钰勋:两代人的乡愁”为题,播出了秦钰勋的寻亲故事, 让这段充满骨肉情怀和浓郁乡愁的寻亲故事再一次得到广泛关注。
新闻推荐
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数80%、贫困学生130人、单亲家庭学生近五分之一。仪陇县灯塔小学面对特殊的生源条件和环境,坚持不懈加...
仪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仪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