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嗣千 实习生 刘春云 魏红晶
今年28岁的曹前,去年到仪陇县赛金镇潮水坝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与贫困户打成一片,带领大家谈发展、搞产业走向致富路。因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显著的成绩,曹前被评为“2017年度四川省贫困村优秀第一书记”。
忙于扶贫 推迟婚期
2016年12月20日晚,正在仪陇县新政镇云雾寨村走访贫困户的曹前突然接到父亲电话:奶奶被确诊为脑梗,可能再难撑下去了。
听到这里,曹前的眼泪像决堤一样往下流。与眼泪不断流下的是,与奶奶一起生活的那些美好日子。出生于1990年的曹前是仪陇县金城镇人,从小父母外出打工,由奶奶一手带大,因此祖孙俩感情深厚。“奶奶一直把我当宝贝,最好的东西都会留给我。”回忆起奶奶,曹前总会露出笑容。
“我赶过去的时候,她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似乎用尽全身力气才微微睁开双眼看了我一眼,但嘴巴张了张,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曹前说,两天后,奶奶永远离开了他,他没能和她说上一句话。
曹前高中毕业后,走进了四川农大,2016年时,担任仪陇县新政镇云雾寨村第一书记,2017年去到潮水坝村担任第一书记,继续驻村从事扶贫工作。因为工作太忙,他将自己的婚期一次又一次地推迟。曹前说,工作取得好成绩,才能安心迎娶自己的新娘。
发展产业 乐此不疲
曹前刚到潮水坝村担任第一书记时,挨家挨户走访。“一个月至少25天都在村里摸底调查。”曹前说。
2017年1月,仪陇县引进陕西海升集团,建起以潮水坝村为中心,辐射带动赛金镇10个村、面积达1.6万亩的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打造出仪陇脱贫奔康的产业“航母”。“航母”起航时,部分村民对土地流转等存有疑虑。“部分村民思想不解放,要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才能发展产业,才能帮助他们脱贫、增收、致富。”那段时间,曹前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次讲解、宣传土地流转政策、产业发展前景等,他的诚恳与努力打动了大家的心。魏显珍当时就不理解土地流转政策,在被曹前做通思想工作后,进入产业园做工,年增收超过1.2万元,因此魏显珍打心眼里感谢曹前。
思想障碍扫清后,曹前又和村民同吃同住,一起起垄、播种,半年时间后,大家齐心协力顺利将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建成。
曹前的付出,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一天,一位村民给他端来一碗面,面下放了4个鸡蛋,来慰劳他。
“做好一件事,一个人不行,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尽管那段日子很辛苦,但是我们都不觉得疲惫。”曹前说。
村民脱贫 焕然一新
吴存术已经年过六旬,是潮水坝村的贫困户,长期以来因为劳动力和技术缺乏,没有固定收入,家中的土坯房破旧不堪。
对此,曹前根据相关扶贫政策,将吴存术家纳入异地搬迁对象,让其居住条件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开展扶贫工作的目的,是让每个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此,曹前鼓励吴存术充分利用小额贷款,将其投入到合作社,参与柑橘产业的发展,并让其妻子到产业园学习技术、就业。
“他最先对我很不信任,不愿意借助5万元的小额贷款投入到合作社中,我前后10多次到他家做思想工作,最后我担保签字他才放心。”曹前说,一年后,吴存术一家就领到一万元的分红,同时妻子也拿到一万多元的年工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增收脱贫走上致富的道路。
住上了好房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妻子当上了“工人”,吴存术一家整个面貌焕然一新。
“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贫困户也可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我想成为激发他们潜能的那个人。”曹前说,看到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他就非常开心,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更有意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斌)“7月就进入青花椒的采摘期了,大家在采摘的同时还要进行枝干的修剪,以重度主枝回缩修剪为主,同时剪除病虫枝、干...
仪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仪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