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仪陇新闻 > 正文

让百姓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盛宴 ━━南充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纪实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6-10-2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 郭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阳

源远流长嘉陵江,魅力绸都南充城。

踏上这片传承着千年古韵的沃土,浓浓的文化馨香扑面而来。近年来,作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南充坚定不移地以“155”发展战略为统领,对照创建标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重大成效,目前已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市文化发展源泉涌动不息,建设“成渝第二城”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凝聚,一幅多彩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画卷铺展在绸都大地。

顶层设计 强化制度统筹协调

作为典型的经济社会欠发达“三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如何推进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并通过文化扶贫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南充市委、市政府看来,构建具有南充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强市的一个重要途径。

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给南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今年8月,南充提出了“155”发展战略构想,为魅力绸都进军“成渝第二城”标定了新方向。而科教文卫板块作为“15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壮大备受关注。

“大力实施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特色文化品牌工程,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借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切实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市委书记宋朝华表示。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考量,在瓶颈因素内外制约的情况下,南充坚持党政主导,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全市中心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推进落实。

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后,南充市成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南充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建立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市县两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

同时,南充市委以《决定》的形式确立了建设“文化强市”长期奋斗目标,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南充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支持政策》等系列文件,引领南充公共文化服务快速发展。

在加大政策引导的同时,南充市文化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全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事业费翻了两番,突破了3亿元大关,投入费用从全省第四位跃升至全省第二位,仅次于成都,人均文化事业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设立了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和公益性文化活动。设立示范区创建工作专项经费,两年来共投入2700万元,专门用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通过不懈努力,南充公共文化服务遍地开花,并结出了硕果。“目前,南充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7部分25个大项65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体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南充市委宣传部部长何迎晓告诉记者,这些扎实有效的举措,确保了创建目标任务全部完成。

设施升级 文化建设全覆盖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民惠民。那么,如何保障文化资源均等分配,使城乡群众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创建示范区过程中,南充这样破题:一手“强身健体”抓城市文化基础建设,一手“固本强基”抓农村文化建设。在市、县、乡、村、农家文化大院和农村文化中心户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构建“十、百、千、万”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空间,实现文化资源均等分配。

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既是文化活动的载体,也凝聚了城市的个性和灵魂。在财政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南充通过社会多元参与和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完善了一体化、区域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采取BT、BOT、PPP、众筹等模式引入多元主体,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4.26亿元,集中推进了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

其中,市本级投入11.95亿元新建博物馆、文化馆(新馆)、大木偶剧院、非遗中心和川剧演艺中心等重点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改扩建市图书馆,升级改造南充大剧院,全面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和南充文化新地标;各县(市、区)总计投入22.31亿元,新建了一批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一道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耸立在中心城区的文化设施,让群众心怀憧憬。更让群众感到温暖的,是遍布城乡的各类文化场所,它们构成了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在高坪区元宝山社区,居民们围坐在文化活动会议室里,认真聆听每周一次的“道德大讲堂”;“阳光家园”的文化志愿者们热心辅导小朋友作画;一群自得其乐的老年人用各种乐器排演歌舞……

“以前的文化场地不到200平方米,文化活动设施极度匮乏。”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社区结合南充市创建示范区的契机,将25万元作为公共文化启动资金,建立了28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设立了1名文化干部和4名管理人员,专职为群众文化生活服务。

元宝山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是南充举全市之力构建示范区的一个生动的缩影。目前,南充采取市县乡村配套投入、部门结对共建共享等方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整合各类公共资源,扎实推进“五大文化工程”建设,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415个(其中省级示范站50个、市级示范站100个)、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547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7个、示范文化活动社区30个,完成8000多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建设任务,实现了市、县、乡、村4级公共文化全面升级。

文化的温暖阳光,正照射着果城的每一扇门窗……

惠及民生 

群众幸福感飙升

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目标和任务的落实,就是要让市民百姓享受到更便捷的文化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触到丰富的文化体验。

5月28日,一场美术培训课正在仪陇县市民文化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市民李先生高兴地说:“以前一到周末,不是在家睡懒觉就是打麻将,现在免费来学习参加绘画培训,丰富了空余时间,学到不少新东西。”

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是南充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民生工程,南充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初步建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城乡群众。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悄然推动着南充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经常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文化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是百姓。文化为媒,能够拓展社会发展的平台,提升群众的精神内涵。”南充市副市长单木真介绍说。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南充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为群众做好“点单下菜”式服务。每年组织开展“新年音乐会”“嘉陵春江闹元宵”“文化大拜年”“文化艺术专场惠民演出”“滨江阳光大舞台”等文化服务活动,有效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收获了极高的社会评价。

针对群众文化需求,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放映公益电影6万余场,购买300场以上精品节目下乡演出,购买2000场歌舞、杂技、木偶、灯戏和皮影戏等送到基层,并在演出场次上向农村地区倾斜,有效解决了偏远山区难以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难题。

同时,南充市大力开展“文化下基层到农村”行动,每年组织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演出送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志愿者基层行等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重大文化项目6项,全面实现“特色活动乡乡有”,全市所有乡镇均有一支特色文化活动队伍,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上特色文化活动。

文化渗透在平凡岗位,流淌在心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南充群众的“文化内涵”,也成为每一个南充儿女的自觉行动。在今年年初比利时弗拉斯卡蒂交响乐团举办的音乐会上,观众全部进入“状态”,静静沉浸在高雅艺术熏陶过程中,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起立,长时间鼓掌……

品牌引领 

文化大发展号角嘹亮

这是千年绸都文化与外界一次又一次的亲切拥抱。

——去年11月,南充精品木偶剧《龙门传说》通过专家组观演审查,被列入文化部“西部地区文艺创作提升计划”专家扶持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今年6月1日,南充歌舞剧院32名舞蹈演员受邀赴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专题综艺晚会《梦想中国》演出,向全国人民展示精彩舞蹈。

——今年9月19日,“永远的辉煌”——第十八届中国老年合唱节在南充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800余名老年合唱爱好者相聚嘉陵江畔,用优美的歌声汇聚成最动听的音符。

……

近年来,南充不断引导市歌舞剧院、大木偶剧院、杂技团和川剧团转企改制,组建了南充演艺集团公司,通过购买文化服务等扶持政策,确保改制后的国有文艺院团阵地不丢、队伍不散、人才不减,鼓励支持南充演艺公司走向市场、谋求发展。

全市文化工作者创作的《彩蝶的神话》《川北婚嫁》《龙门传说》等各类文艺精品500余件,60多件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以“中国(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艺术节”“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

“文化为媒,引领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高地新崛起,南充在文化领域与外界的交流不再是单行道。”南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家喜介绍说,目前,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川北歌舞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及表演团队已经出访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其中,川北大木偶被商务部、文化部等四部委确定为“全国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此外,全市九县(市、区)“一县一品”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南部“升钟湖国际钓鱼文化节”、阆中“西部民歌会”、高坪“身边的感动”、蓬安“相如长歌”、营山“绥山大舞台”、仪陇“蜀水欢歌”、西充“多彩西充·幸福家园”等在全省、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誉为“南充文化现象”。

充满灵动绸都古韵,嘉陵江畔的朵朵浪花,迎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东风,一张张用文化打造的“南充名片”,律动着时尚的脉搏,焕发出无限魅力,正荡漾在绸都大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百姓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盛宴 ━━南充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