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仪陇新闻 > 正文

盘龙村:安居工程建设激活脱贫“化学反应”

来源:南充日报 2016-09-1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青山间薄烟萦绕,一栋栋新房若隐若现,细雨中的仪陇县张公镇盘龙村,仿佛一幅山水画。

盘龙村是计划2017年退出的贫困村,有贫困户43户161人,计划2016年全部脱贫。

该村在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方面推进迅速,群众满意,以安居工程建设的“物理变化”激活了脱贫攻坚的“化学反应”。

反应迅速 提前谋划 争先完成

一路前行,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水泥路面,和贫困户蒲孟琼崭新的砖瓦房相互映衬。

笔者来到蒲孟琼家,老人正在看电视。蒲孟琼今年76岁,家里没有劳动力,属易地搬迁户。一家3口人,儿媳、孙子长期在外,多年未归。

“我觉得这就像是一场梦。”老人既惊喜又激动,“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地帮我修房子,是我的大救星、大恩人。”

“现在我活得也有面子了,哪像以前,客人来了都不好意思让人进屋。”老人喜不自禁,脸上堆满了笑容。

在一处即将完工的新房旁,笔者见到了正在用篷布遮盖建材的贫困户何素菊和镇退休干部贺宗文。“原本我是怕雨水淋湿了水泥,准备过来铺篷布,没想到老领导比我还上心,已经先到了,现在的干部比亲人都还亲。”何素菊充满感激地说。一旁的贺宗文告诉笔者:“房子是老百姓的心头肉,我既然负责她们家的易地搬迁建设,就要时刻放在心上。”

“我和老伴刘大相都70多岁了,他瘫痪在床多年,全靠我种点庄稼和领取国家低保维持生活。”凝视着敞亮的新房,何素菊有些哽咽,“以前旧房子屋顶漏雨、四壁漏风,和现在的新房子比是一个天一个地,党的恩情比天大。”

仪陇县张公镇党委书记康琳告诉笔者:“我们在年初提前做了规划,3月份陆续开始动工。盘龙村原规划有易地搬迁8户,6月份前已全部完工。根据6月29日县出台的易地搬迁政策,我们又新增了3户集中安置,即将全部竣工。”

在搬迁资金尚未拨付的情况下,该村是怎样率先启动的?该镇党委书记康琳告诉笔者:“我们发动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李仕康组建施工队,全部费用由他先行垫付,不仅如此,他还给每户易地搬迁贫困户无偿捐助了1万元。此外,我们发动镇、村干部,贫困户亲属踊跃捐资,解决了部分不足。群众自筹部分严格控制在1万元以内。”

反应升温 因户定策 干群连心

正值午饭时间,贫困户唐学义家传出的阵阵笑语格外入耳。墙上的帮扶卡显示他家属于C级危房改造。

问起危房改造过程,唐学义娓娓道来:“我家5间房子有2间是危房,一开始我并不同意维修,打算全部推了重建,可干部反复劝我不要借债,说如果背上大额贷款可能让我家一蹶不振,建议先维修加固,以后经济条件好转了再考虑新建。”

“‘第一书记\’莫尚军经常到我家来,帮了我太多的忙。”唐学义掰着指头数到,“他动员我大姐捐助了5000元现金,村党支书、村主任捐了24根大柏树,村里的党员捐了3000匹瓦,连包工的建筑老板都捐了1吨水泥帮我硬化院坝和入户路。他们的深情厚谊,我心里清楚得跟镜子似的。”

“我给村上送了面写着‘安全住房不忘党、干部辛劳记心上\’的锦旗。”唐学义嘿嘿地笑,“莫书记批评我乱花钱,可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啊。”

莫尚军告诉笔者:“在危房改造上,我们始终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绝不能让贫困户因建房加深贫困程度。从今年3月起,我们就面对面、一对一地落实改造任务,10户C、D级危房改造,已完成了6户,剩余的4户1个月内将全部完成。”

反应扩大 房聚人心 激活干劲

如同一颗石子扔入湖中会激起阵阵涟漪,当安居建设这颗“石子”扔入脱贫攻坚的“湖”中后,也激活了产业增收的美丽“涟漪”。

11岁的王得是贫困户王军之子。当笔者见到他时,他正端一小盆谷子在院坝里边走边洒,身后三四十只土鸡和墨绿色的剑鸭争相啄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问到家中的养殖情况,王得说得头头是道:“我们家前天刚卖了50只土鸡,20多元一斤,卖了3000多元钱,都是村上统一来收购的。”他一边喂食一边说,“我们家马上还要再养200只鸡。”

王得的母亲高登碧告诉笔者,他们夫妻俩人都有慢性病,没有重劳动力,在外只能找到看守工地的工作,挣点微薄的生活费,儿子王得平时寄养在大姐家。

“今年家里建了新房,我们就商量回家发展点什么产业,这样也能天天陪着孩子,看他一天天长大。”回忆起往昔分离之苦,高登碧眼眶湿润,“刚好村上成立了养殖合作社,统一供鸡苗,统一 销售,还提供技术指导,我们觉得挺合适的,就跟着一起养,比在外看工地收入高。”

当问及为何选择发展养殖,康琳告诉笔者:“起初我们想发展果蔬产业,但请专家来实地勘察后,得出了盘龙村水、土环境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种植业的结论。在多方征求意见后,才确立了发展养殖的目标。我们一是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提供技术、市场,二是培育大户,树立典型,带动贫困户发展。”

贫困户刘发胜,就在今年被培育成了村上的养猪大户。“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坚定了我回家乡发展的决心。”他告诉笔者:“我一直在外地帮人养猪,学会了技术,但是缺资金,干部知道这一消息后,多次来我家出主意,不仅协助我在信用社贷款6万元,还调整2亩土地,建成了1100平方米的生猪圈舍,现在初步养了母猪12头,小猪30头。”

“镇上带我们到几个养猪场都考察过,我觉得他们都没得刘发胜技术好。原来我就怕技术跟不上,不敢养那么多,只养了4头,现在村上成立了养猪合作社,有统一技术指导,我就下决心要扩大规模,准备存栏20头。”贫困户林小艳感激地说,“干部为我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增收门路,我一定要争取早日脱贫,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据了解,该村两个合作社已实现贫困户全覆盖。有31户贫困户加入了土鸡养殖合作社,户均年出栏在500只左右,多的有1000多只;通过刘发胜的带动,21户贫困户加入了生猪养殖合作社,户均存栏20头以上。

离开盘龙村时,已近傍晚,山间升起袅袅薄雾,回首望去,点点灯火如梦如幻。一屋成,百业兴,在脱贫攻坚路上,盘龙村劲头正足。(征城)

新闻推荐

宋朝华在蓉会见海升果业董事长高亮一行时表示全力支持企业安心发展舒心发展

本报成都电(特派记者张德利)11月3日下午,市委书记宋朝华在成都环球中心天堂洲际大饭店会见了前来参加西博会和南充市现代农业投资推介会的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亮一行。宋朝华向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盘龙村:安居工程建设激活脱贫“化学反应”)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