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西充 > 正文

“花椒大姐”吉春梅

来源:南充日报 2020-04-23 01:48   https://www.yybnet.net/

●李同周

在西充县凤鸣镇圭峰院村,曾经的荒山,如今却变成了花椒园,空气里弥漫着土壤与花椒的味道。这里的变化离不开一位“女汉子”!她就是被村民称为“花椒大姐”的吉春梅。

A 回乡创业 荒山坡上种花椒

日前,笔者在圭峰院村见到了吉春梅。她向笔者坦言,自己在外面打过工、做过销售,但一路走下来总感觉方向不对。其实,一直以来她都有个创业的梦想,起初比较迷茫不知道做什么,后来得知西充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有机农业第一县的消息后,她觉得现在搞种植业很有前途。

说干就干!吉春梅四处考察后,发现西充的气候和土壤适宜种植花椒,而且花椒具有巨大的销售市场。2015年2月,吉春梅在西充县凤鸣镇圭峰院村,流转400多亩荒地,成立了映山红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修路、建池、整地、除草、挖窝、栽苗……她成天扎在花椒地里忙碌,几个月后,3万多株九叶青花椒苗栽下了地。

为了学习花椒的种植和管护技术,吉春梅不仅购买了相关书籍学习,还积极参加技术培训班。“培训课很有用,授课老师不仅帮我分析了花椒种植的前景,还全面讲解了花椒的苗木培育、栽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吉春梅表示,通过培训她不仅学到了花椒的种植技术,并对发展花椒特色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为了方便管理,吉春梅的“办公室”就设在花椒园里;为了随时观察花椒长势,她天天泡在花椒园,与当地村民一起吃住在山上。

“种植花椒并不容易。山坡地里野草生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花椒苗,每个月我都要与村民一起除草。”吉春梅说,花椒而种植分三个季节,春栽、秋栽和夏补,后期管理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时除草、修枝、杀虫、施肥,就会影响花椒的生长,必须根据不同自然情况进行管护。

吉春梅根据自己多年的摸索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总结出了一整套花椒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经过4年的努力,昔日乱石林立、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已是硕果累累、椒香四溢。去年基地的花椒收入达200多万元。吉春梅也成了村民眼中的花椒种植“高手”。

B 就近募工 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种植基地日常的管护每天用工在20人以上,收获季节时需要的更多,至少需要100多人。”吉春梅表示,花椒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除草、施肥、修枝、采摘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种植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来此务工的村民,都是当地的留守老人和妇女,虽然每年支付村民的务工费用就有30多万元,但是她一直都是按时发放,从不拖欠。

为了使务工的村民能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吉春梅免费提供用餐,定时改善伙食。花椒采摘季节,为了照顾附近村民,她在固定点设置大棚休息区,并提供开水。除此之外,她还为老人、妇女提供小板凳以及遮阳工具,方便大家在采摘时有舒适环境。

“我今年60多岁,已经在这里干了4年了,要不是春梅来村里种花椒,我们这老了的人能在哪里去挣钱嘛。”在该基地作业的贫困户李玉芬告诉记者,以前她家里日子过比较苦,年龄大了外出打工不好找工作,在家种地收入低,买生活用品只能靠卖点鸡蛋、粮食。

现在可不一样了,李玉芬除了在种植基地每月能够领到1300元的务工收入,还有土地租金收入。一年下来,她能收入两三万元。

“跟着春梅干,就是划算。”李玉芬感叹道,吉春梅来村里种植花椒,让该村的野山荒坡生了“金”,更重要的是给留守老人和妇女开拓出一条挣钱的门路。

C 乐于分享 抱团发展花椒产业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吉春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而且干得有声有色。她不仅有过硬种植技术,又乐于与他人分享,被同行称为“花椒大姐”。

“我这片花椒园今年产量一定不错,这得多亏吉大姐的指导。”在西充县鸣龙镇凉快垭村的花椒种植基地里,种植大户邓如云指着眼前一大片种植规范、长势良好的花椒树兴奋地说道。

邓如云介绍,凉快垭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2018年,他开始在村里种植花椒,因缺乏技术,第一批栽种的椒苗成活率不高。于是他向吉春梅请教,吉春梅也多次到基地对他进行技术指导。

“听了吉大姐的讲解,看了她的亲手示范,我们才掌握了正确的管护方法。”邓如云称赞道,吉春梅的讲解解决了他的困惑,他有信心让小小花椒树成为村里“致富树”。

“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花椒产业才有前途。”吉春梅告诉笔者,为了增加花椒产业附加值,她在基地建了烘干房和冷场库,并对新鲜花椒初加工,大大提高花椒的效益。

下一步,吉春梅准备联合县内的种植企业,一起建厂房,对花椒进行精深加工,谋求对本地的花椒行业进行产业化与品牌化升级,走加工和产销一体化之路。

新闻推荐

农产品加工业显成效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本报记者李然近年来,南充深度对接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加速建设现代农业“353”产业体系,快速推进粮油、生...

西充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充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花椒大姐”吉春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