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西充 > 正文

菜香伴书香 大棚里有座图书馆西充县实物图书馆是全市首个实物图书馆,在绿色蔬菜的掩映下,读书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了“文化旅游+智慧农业”的产业生态模式

来源:南充日报 2020-04-10 10: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杨晓江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

4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充县的南充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园区,在智能玻璃温室蔬菜大棚里,细叶芹菜、黄甜菜、生菜、牛皮菜等各类蔬菜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向大棚深处走去,依稀听见读书声,越往里走,声音越清晰。沿着大棚的小道,拐过立体栽培区域,只见三三两两的阅读者坐在不远处的书桌旁,手中捧着书籍,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来读书的都是在园区务工的农民,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坐下来喝口茶水,看看书籍。

今年58岁的张素芳,是西充县义兴镇店子山村人,常年在农业科技园区务工,对于实物图书馆她非常熟悉。“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园区上班,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就过来看看书。”张素芳指着旁边的书架对记者说,“不少书我都看过。”

和张素芳一起务工的高适芬,是义兴镇黄岭垭村人,刚开始她对看书并不习惯。“农民嘛,就是在田地里干活,手上拿本书怕人家笑话。”高适芬说,务工期间,看到大家都来看书,自己也就觉得没什么不好意思了。

高适芬最喜欢读的就是关于农业种植、花草栽种、鱼类养殖等书籍,“这些书适合农民嘛,可以现学现用。”

自从2019年3月,西充县实物图书馆建起后,义兴镇及周边不少农村的老百姓、学生,都会到这里来观赏有机蔬菜、学习现代农业知识。通过一些读书活动、讲座的举行,实物图书馆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开来,西充县乃至南充市的一些市民也慕名而来。

当天,在实物图书馆,记者遇到了来自西充县城的赵一恒,她和朋友利用晴好天气,专门到实物图书馆来体验。

“感觉很惊艳,没想到图书搬到了大棚里。”赵一恒告诉记者,蔬菜大棚比较常见,但是能把蔬菜种植和图书阅读相结合还是第一次看到。

每一种蔬菜的品类、颜色、营养价值、口感都可以通过一旁的文字说明进行了解。同时,通过实物展示和文字介绍,参观者还能对立体方槽栽培、滚筒栽培、坡式管道栽培等栽培技术有一定认识。“这种田间学习,可以吸引小孩子的兴趣,我今后还会带孩子一起来体验学习。”赵一恒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大棚里的一些柱子上,韩愈、欧阳修、于谦等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在一些花草蔬菜丛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写有温馨语句的小卡片,读来令人如沐春风。

大棚里,在绿色蔬菜的掩映下,随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里读书与自然和谐统一。

西充县图书馆馆长冯春介绍,智能玻璃温室蔬菜大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能身临其境体验农业新品种的属性、栽培技术、营养构成、市场前景。同时,在阅读区,放置了现代农业栽培技术、农产品销售等多类书籍,可以让游客自由阅读、查阅资料,让园区工作人员现学现用,在学习中体味阅读的乐趣。

冯春介绍,西充县实物图书馆是全市首个实物图书馆,打破了以往公共图书馆提供图书为主的传统,利用信息资源及图书馆分类技术优势,用文化为科技赋能,实现了“文化旅游+智慧农业”的产业生态模式。

目前,西充县实物图书馆已经成为南充市青少年科普基地、西充县研学旅行基地,一大批学生走入田间地头,体验自然之美、感受阅读之趣。

新闻推荐

粮油储备充足保障市场供应

本报讯4月8日,记者走访西充县部分粮油企业、超市和应急网点了解到,该县粮油市场供应充足,市民无需囤积。“我县粮油...

西充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西充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菜香伴书香 大棚里有座图书馆西充县实物图书馆是全市首个实物图书馆,在绿色蔬菜的掩映下,读书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了“文化旅游+智慧农业”的产业生态模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