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南平/图 西充记者站 曾明辉/文
在距离西充县城32公里的西碾乡牌坊湾村有一座小山,因其山色清秀, 生态禀赋良好,当地人称之为“小峨眉”。山脚,桃树环绕,树上挂满了一个个色泽匀称、饱满圆润的桃子。
这片桃园的主人名叫斯贵平,她与儿媳同心创业,一个种桃,一个售桃,将荒地打造成小有名气的“胭脂桃园”,成为当地巾帼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慕名采摘 果商游客纷至沓来
5月18日,是斯贵平的胭脂桃园今年的开园日。天色微亮,斯贵平和儿媳王琳就出现在桃园里。头一天下过雨,桃园里土壤还颇为泥泞, 斯贵平和王琳各自提着筐子,小心地在桃树下走着,伸手摘下一个个色泽匀称、饱满圆润的桃子。
上午7时许, 果商开着车来到桃园,将刚采摘的桃子过秤装车,一共500余公斤。在桃子还未大量上市的季节,错峰上市的“胭脂桃”不愁销。
送走果商, 斯贵平婆媳俩回到桃园门口的家中,整理起了包装盒,以备游客采摘之后打包带走。
当天下午,来自西充、南充等地的自驾游游客,将车开到牌坊湾村,从斯贵平婆媳手中接过果篮,欢欢喜喜地钻进桃林,边品尝边采摘,欢声笑语不断。
“今年产量不错,大约有2.5万余公斤,收入预计能突破30万元。”斯贵平黝黑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
艰苦创业 把桃树当孩子伺候
斯贵平今年50岁,她学习种桃,是从2013年开始的。
那年,斯贵平流转了60余亩土地。由于没种过桃树,对整个行业也不了解,斯贵平和儿媳王琳到甘肃、山西、四川双流等地考察,最终选择种植‘胭脂桃\’。“每年5月中旬成熟,5月底售罄,比别的桃子提前一个多月。” 斯贵平说,“胭脂桃”因桃艳如胭脂,外形美观,果大质优,市场口碑颇好。
2013年9月,斯贵平种下了3000余株桃树,她跟儿媳把“胭脂桃”当自己的孩子看待,细心地伺候着。然而,桃树开始长势很好,青绿喜人,没多久却一片凋零。
斯贵平说, 类似的弯路走了不是一次两次,让她意识到技术对种植的重要性,于是多次到外地去请教专家、参加培训。婆媳俩边学边做,将学来的经验付诸实践,桃园终于走上了正轨。
2016年5月,桃园实现初挂果,卖了2万余元。虽然这笔钱还不够付土地租金,但斯贵平婆媳俩都欣慰地笑了。
打破传统 电商销售+实地采摘
2017年,是斯贵平的桃园产量大增,销售收入也大增的一年。
“传统的种桃、摘桃,再到农贸市场卖桃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王琳说,去年眼看着桃子丰收有望,她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等营销方式,将“胭脂桃”的招牌初步打响。同时,依托电商驿站,订单越来越多。
看到西充近几年越来越火的乡村旅游,王琳借鉴别的乡镇的成功经验,将售桃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 走生态观光的路子。“牌坊湾村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只要把‘胭脂桃园\’的情况散播出去,就会有游客来体验采摘乐趣、 欣赏乡村美景。”王琳的想法得到了验证, 去年就有不少游客自驾前往牌坊湾村, 今年更是早早地就打听桃园何时开园采摘。
一个种桃,一个售桃,在斯贵平与王琳的共同努力下,“胭脂桃园” 的发展步入了正轨。“不会再扩大种植规模。” 斯贵平说,如今桃园挂果40余亩, 剩余20亩明年也将实现初挂果,她希望把这60亩桃园管理好,把园区做精,同时往循环种植养殖、生态旅游观光深度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奎见习记者伍罗文博)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河河面波光粼粼,两岸风景倒映水中;河水碧波荡漾,鱼儿欢快地游来去,几只...
西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充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