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 赵荣
由于家庭贫困,他只读了3年小学就辍学回家;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15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26岁时,他只能依靠轮椅行走。
聪明、勤奋的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近年来,他承接各种工程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种养业,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他就是银良昌。
命运多舛 他依然奋斗不息
1969年4月的某天,在西充县多扶镇田坝子村,作为家里第十个孩子的银良昌出生了,父母并没有为添丁而高兴,反而发愁不已:“拿什么喂养这个孩子哟?”
身材瘦弱的他8岁开始读小学,读到小学三年级被迫辍学回家,帮父母饲养鸡鸭。从1984年6月开始,银良昌感觉腿部发麻无力,一开始家里人以为是缺乏营养,就给他买了点好吃的。
1992年,在该县残联的惠民政策帮助下,银良昌被送往成都某知名医院,并被诊断为“后天性小儿麻痹症”。病情发展到1995年3月,他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父母相继去世,不愿成为别人负担的他,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开始尝试自己谋生,开过茶馆、副食店等。“看着侄儿、外侄等在外打工承包工程能赚钱,我就想我能不能也承接工程做。”银良昌说,他当时想进入建筑行业。
为了积累经验,他从2005年开始到工地当保安、当仓库管理等。2009年,西充县多扶工业园区开工建设,银良昌就承揽了土地平整、修建路沿石等基础性工程。
2013年3月,建设工程搞得顺风顺水的银良昌作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投资农业。在多扶镇三节桥村3组流转近100亩荒地,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6口鱼塘,实行“水面养鸭、鸭粪喂鱼”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今年,他又在扶君乡卢家坝村7组流转80多亩土地,栽种各种水果。
诚实守信 他得到大众认可
在多扶,只要有项目落地,在基础建设中总会看到银良昌的身影。“我们都会给项目负责人推荐银良昌。”据西充县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程克良介绍,不光因为他是残疾人,更重要的是他诚实守信,“银良昌负责的工程项目不仅质量过硬,而且工期很有保障。”
“他做工程很实,我们有时候都笑他是‘方脑壳\’。”银良昌的侄儿、也是包工头的王洪华告诉记者,2013年10月,银良昌承揽了多扶工业园区驾校门口那段路面的人行道彩混浇筑工程。当时有人给银良昌建议,人行道不过车,混凝土浇筑5厘米厚足够了,但按照设计是8厘米厚,偷工减料3厘米,工程质量照样保障,而且节约了成本。
“他坚决不同意,并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来进行施工,有的地方甚至达到10厘米厚。”王洪华说,工程按时完结,项目负责人验收后说,他从来没见过像银良昌做工程这么实诚的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再合作。
据了解,银良昌的实诚还在于从不拖欠工人工资。6年来,工程建设完成后,他都按时支付工人工资,即使自己没有收到工程款,他也会借钱垫付。
这样一来,工人们都很认可他。“只要银老板有工程,我们都愿意给他做。”在银良昌手下干了5年的老工人何德军说,这样干活很踏实,不用担心拿不到钱。
“他们相信我,愿意把工程拿给我做,愿意跟我干,我必须让相信我的人放心。”银良昌说,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他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帮扶弱小 他觉得义不容辞
在银良昌的施工队伍中,有不少困难户。60岁的付桂修,身高不足1.5米,妻子离家出走,大女儿患病在家,二女儿正读初中。
“由于身高问题,我干活是比别人差,其他老板只给我一半的工钱。”付桂修说,后来,他经人介绍来到银良昌的施工队伍,“银老板没有差别对待我,别人给多少就给我多少。”
如今,付桂修成了银良昌的固定员工。“过去我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大家帮助,现在我经济好转了,所以帮扶弱小,我义不容辞。”银良昌介绍说,他现在有50多名工人,但不是所有的工程建设都需要这么多人。为此,他有一个员工资料本,哪名员工困难,他都记在本子上,需要用工时,优先考虑困难员工。
银良昌的热心肠在多扶镇是出了名的。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该镇开展义捐活动,当时家境困难的他捐出100元。这些年来,镇上一有人生大病,或是哪家发生变故,银良昌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新闻推荐
“为什么别人的农保钱早就拿到了,我这4年的农保钱现在都还没有着落呢”。这是最近西充县居保局局长张江在华光乡调研时,鲜述清老人反映的情况。2012年7月西充县启动新农保以来,养老金的发放是每月20...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