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西充新闻 > 正文

进村入户访民情田间地头话发展示范引领

来源:南充日报 2015-06-25 19:11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西充党员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下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拉近干群距离、融洽党群关系的同时,带着“泥土味”的发展大计在碰撞中脱颖而出,群众的腰包也逐渐鼓起来。

村干部成致富“领头雁”

这段时间是古楼镇“充国香桃”重要生长期,桃子的品质如何取决于管理是否跟上。作为香桃种植的技术带头人,该镇过江楼村村主任、“充国香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元斗一有空闲就到处逛逛。他说:“我主要是帮他们把把关,看管理跟上没。”

6月22日,在该村2组李学品的桃园里,高元斗发现桃树叶子颜色绿中偏黄。“你家的桃树还需要施肥,抓紧时间。”他赶紧提醒说,“接下来的壮果期是急需肥料的时候,而你家的桃树已经呈现肥效不足的征兆。”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学奎介绍说,高元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中生,香桃的种植技术主要靠他钻研,现在的“树下种三叶草、套袋、铺反光膜”等先进技术就是他教大家的。

在高元斗的示范带动下,种植香桃的村民人均增收达5000元,近30户村民开办了农家乐,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

随后,记者来到该县大全镇青杠嘴村的村主任杨德光的产业园区,只见一片茂密的果树下,千余只土鸡正在悠闲地觅食。杨德光说,这种土鸡叫香椿鸡,园区里种的是红肉脐橙和脆红李等果树。

时间回到2008年,随着大量村民外出务工,青杠嘴村的大片田地荒废。见此情景,杨德光十分心痛,决定自己带头示范搞产业。经过几年努力,如今他的产业园实现了“河里养白鹅,岸上建圈舍,地里种果树,树下养家禽”的立体养殖模式,仅红肉脐橙一项,年产值可达百万元以上。

在杨德光的带动下,目前该村有40余户村民加入他的专业合作社,全村有养殖大棚15个,发展果树2万余株。

进村入户

聊民情聊出乡镇发展计

2013年5月,黄俊强从县委机关调任太平镇党委书记。通过长期走基层,和干部群众交流谈心,他为该镇找到了一条能成为新常态的特色道路———发展“孝”产业。

“太平镇是西充县6个中心场镇之一,是全县3个拥有高速公路出口的乡镇之一,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黄俊强介绍说,但该镇存在产业结构落后,发展特点不明确,内部动力不足等问题。

通过走访,黄俊强了解到该镇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许多村组只剩下极少数的空巢老人。老人们生活不便,就医困难,感情寂寞。面对如此现状,仍有很多干部不作为,不想办法为群众解难助困,导致群众对干部不信任、有抵触,镇村工作难以开展。

如果镇村干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农村发展好了,农民有了盼头,何至于背井离乡?这一切,使黄俊强意识到,如果不能解决空巢老人的具体问题,就谈不上和谐发展。

随即,黄俊强和该镇党委班子研究决定,以该县开展的关爱“空巢老人”大行动为契机,以此促进基层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全镇17个村(居)成立了关爱“空巢老人”服务站,建立娱乐室、书屋、日间照料中心、厨房,经常组织老人们活动。村干部须定期到空巢老人家中问候,帮特困老人洗衣做饭、买药送药等等。

通过在各村建立老人活动中心,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列中来,人人赶超比拼争当孝媳妇,各家争创孝心家庭,各村争创孝心示范村。

既然“孝”的力量如此之大,如何把太平镇的优良传统发展成产业,成了黄俊强时常思考的问题。他把目光放在了产业引进上———何不在“孝”产业上做文章?

如今,该镇引进了一家“医养结合”的疗养院,由于服务周到,就连周边乡镇的老人也到这里来疗养。太平镇乡友何学峰看到了商机,准备投资回乡建一所占地1000亩的“转山河园”,打造集养老养生为一体的养老场所。镇上白酒厂也紧紧抓住“孝”文化这块金字招牌,研发一系列老年保健用酒。一些老年服装厂等“夕阳产业”纷纷前来洽谈,希望落户太平镇。

结对帮扶

困难群众有了致富“军师”

“老哥子,你腿上的病要抓紧治哦。”6月23日,在该县板凳垭村6组任胜茂家里,县新闻报道组组长杨弃和任胜茂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共商致富良方。

今年3月,该县启动了“县级领导干部挂钩帮扶乡镇、部门乡镇挂钩帮扶贫困村、县乡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全县5308名机关干部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方式和2476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任胜茂今年68岁,儿子在外打工,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他腿部患有风湿性皮肤病。当天,杨弃给任胜茂送来土鸡苗20只,有机肥料8袋,建议他开展种养殖,开辟增收致富渠道。

“这些干部见识广、点子多,有了他们的指点和帮扶,我们家再努把力,一定会尽快脱贫致富。”任胜茂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西充县共有97个重点扶贫村、5.01万名贫困人员。为此,该县结合实际,发动29名县级领导、97个机关单位对贫困人员进行精准对接、结对帮扶。力争在2018年实现这些贫困人员基本脱贫,年人均纯收入大幅超过2736元,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得到有效保障)的目标。

为了抓好落实这项工作,县目督办、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联合成立了督察领导小组,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每季度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年度一评比,评比结果将作为挂钩帮扶干部职务晋升、年度考核和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优异、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必须从严问责追究。

新闻推荐

多措并举 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本报讯(李同周)“将剩菜、瓜果皮核就地填埋,废旧电池交给保洁员处理。”6月28日,西充县东太乡东太村村民李爱斌将家里的垃圾分类打包,放进离家不到10米的垃圾池里。“各村每周一定时汇报上周生活...

西充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充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进村入户访民情田间地头话发展示范引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