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贾春
以往提起旅游,人们总有这样的体会:出游前,找好的旅游路线难,找放心可靠的旅行社更难;旅途中,“人挤人,看不见风景只能看人”。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旅游业正在发生一场重大的变革。无论是旅行社、景区,还是普通消费者,均可通过互联网轻松完成旅游的推广、咨询、订购等事宜,让出门旅行变得不再艰难,进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景区、旅行社纷纷“触网”
作为一个文化传播公司的负责人,刘星强自今年3月初以来就没休息过一天,他一直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为西充县建立和完善智慧旅游项目而忙碌着。
“它是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将旅游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从而让景区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让游客享受到智慧旅游的乐趣。”3月3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星强这样描述西充县智慧旅游项目的大致情况,“它方便、快捷、全面,必将为西充旅游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3月25日,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前一天,刘星强和他的团队开发的一款名叫“智游西充”的软件,就已经让与会嘉宾真切感受到了西充县智慧旅游的便利———它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特色旅游景点介绍、线路导航等,还能够为参会嘉宾提供会议指南、会议通知等服务。
“从去年开始,南充市不少旅行社就使用网上签约系统,反响普遍较好。”市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相关负责人说,2014年,南充市景区、旅行社、酒店和各县(市、区)旅游部门纷纷“触网”,掀起了旅游牵手互联网的热潮。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智慧旅游建设的深入,南充市旅游将能够满足更多出行者的个性化、碎片化需求,从而催生出更大的旅游市场。
南充智慧旅游 如何后发先至?
“客观来看,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方面,南充市比起省内一些城市已经慢了一步。一些旅行社、景区还停留在将旅游产品放到线上推销的初级阶段。”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互联网时代,旅游业的生存法则是“快鱼吃慢鱼”,即谁能更快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商业模式,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
南充的智慧旅游如何才能后发先至?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和打造示范项目等方式,千方百计激发南充市旅游业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首先需要政府牵头,打造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数据平台。而后,行业可设立一种使用数据者必须贡献数据的机制,以此鼓励景区、旅行社等实现信息共享。”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数据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一旦做到信息互通,南充市旅游单位和旅游产品将变得更有市场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充市正在计划建设一批主导型、引导型和示范型智慧旅游项目,以扎实推动旅游业更快融入互联网,加快智慧旅游城市建设。
2014年,市旅游局编制完成了《南充市智慧旅游规划》。根据《规划》,2015年南充市将投资2200万元,用于建立旅游监管调度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等,不断实现地图导航、语音讲解、产品预订、手机微信旅游信息实时传递等功能。在重要景区、主要购物点、娱乐场所、交通枢纽等处,逐步实现wifi全覆盖,方便游客在景区内智能浏览以及参与景区互动活动,让游客享受到更为全面、优质的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村铭)昨日,记者在西充县仙林镇黄楝坪村看到,成片的雷竹下土鸡成群,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土鸡投放食物。当地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优势,给生态种植养殖搭建了良好平台,眼前这片雷竹种植养殖基地就...
西充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西充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