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叠翠、绿水环绕、百花绽放、古镇祈福……春暖花开的季节,“中国西部最美乡村”迎来了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为了方便游客走进美丽西充,体验有机旅游,近日,记者打探了张澜故里、青龙湖湿地公园、中国有机生活公园、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百福寺森林公园、多扶福镇、古楼香桃源景区等景点,发现西充的乡村处处呈现出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登高化凤山
化凤山森林公园位于西充县城北面,1998年建成,是一座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2011年,该县按照生态、人文和园林三大特色,对公园进行升级改造,重点打造文化景观游览区、宗教文化瞻仰区、化凤主题展示区和生态密林风情区,还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翻新、重建、扩建了化凤楼、金辉楼、写春廊、盘龙亭等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仿古建筑,借助壁画、彩绘、石雕等景观再现“化凤传说”,以历史传说为公园注入灵气。
朱红色的宫墙、金黄色的琉璃瓦、栩栩如生的石雕画像……3月22日,记者看到,改造后的化凤山森林公园,曲径通幽、风景如画,公园内森林茂密、峰峦叠翠,亭、台、楼、阁掩映其间、景色迷人,形成了一道道生态“绿色长廊”。
“你看左边是城北新区,右边是植物园,下面是新建的中国微电影城……登上化凤山之巅,除了一览全城外,还能亲眼目睹如画仙境。”市民李薇告诉记者,每当晨曦初露、朝阳升起之时,化凤山沐浴在万道金光之中,似梦似幻,西充人比作“西奈日出”,这就是著名的“化凤朝阳”。
位于多扶镇境内的凤凰山,蜿蜒数十里,形若凤凰,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殉难地,游客来此可探寻古战场遗迹。青狮、双洛、仁和交界处的万年山是该县最高山峰,此处清幽安谧,苍松翠柏四季常绿,群山逶迤连绵点缀其间,素为蜀北著名佛教圣地,唐昭宗李晔御赐“万年禅林”匾,清康熙帝御赐“小峨嵋”,刻石留世。
拜水青龙湖
青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拥有该县境内最大的湖泊———青龙湖,是游客泛舟亲水的胜地,享受“充国西湖”的美称。1989年,青龙湖被载入《中国风景名胜录》。
据了解,青龙湖建于上世纪60年代,湖面形似青龙,蜿蜒曲折且分支极多。湿地公园由湖泊、树林、野草构成,森林覆盖率达42%,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和迁徙过境地。
“这里四季都是景,就像人间瑶池。”湖畔村民李成龙告诉记者,青龙湖四周山峰矗立,叠嶂起伏,有众多名胜古迹隐藏在深山之中,如明代古刹“贺圣寺”,张献忠部下严锡命隐居办学育人之所“严家洞”等。
青龙湖以其优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众多的人文古迹,吸引着各地游人前来“游青龙湖、吃青龙鱼、品青三九”。据介绍,该县拟将青龙湖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科教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公园。
莲花湖也是游客休闲亲水的又一胜景。环湖休闲步道、沿湖幽径、亭台楼阁、亲水平台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漫步于莲花湖畔,站在亲水平台四下环顾,但见湖岸高楼林立、林水相依,倒映在水中的亭台楼阁、绿树被涟漪缓缓荡开,整个场景犹如一幅诗意的水墨画。
巡礼民盟园
民盟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张澜故居的一个特色景点,由中央民盟、29个省(区、市)民盟组织、南充市民盟等共计31个团体为纪念张澜先生而捐资捐建。
据介绍,整个民盟林选择樟树、银杏、栾树、脐橙、枇杷等树种作为基调树种;民盟中央林以种植梅树为主,以梅花之高洁象征张澜先生一生追求民主、廉洁正直的品格;各地民盟林则以其代表树种为主,构成一个博览园。
记者看到,民盟园主要区域位于竹林书院后方的山上,依山而建、蜿蜒盘旋。“漫步在园区的游步道上,可观赏富有色彩层次感的花草树木,感受风景如画的乡村气息和张澜先生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民主事业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张澜故居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乡村旅游节期间,前往民盟园游览,还可在景区欣赏到川剧、茶道、根雕、民乐、老照片展示、剪纸、忠义文化和孝道文化展示等具有西充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
在西充县,能够游玩的园区还有很多。距民盟园10多公里的中国有机生活公园是本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的主会场。据了解,该公园是集娱乐体验、家庭亲子、休闲度假等于一体,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游客除了赏花外,还能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和徒手摸鱼、滚铁环等乐趣,重拾儿时记忆。除此之外,去古楼香桃源,可赏万亩桃花,品农家美食;去双龙桥有机循环第一村,则可欣赏双龙桥依山傍水的自然风貌,雅致秀美的人居环境。
祈福多“福”镇
来到西充,位于多扶镇的福镇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福镇以“福”为名,彰显了西充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以福文化为主题的福镇,是西充呈现给游客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福镇在建筑风格上以明清建筑特色为基质,坚持“白墙灰瓦,绿树青石”的城建风格,亭台楼阁古色古香,“福”元素镶嵌其中。福镇充分挖掘整合西充历史文化资源,使“福文化”成为福镇的文化底色。整个福镇打造完成后,将处处可见“福”,时时可享“福”,游客能在这里感受到西充的传统福文化,通过登福楼、进福门、观福字、赏福花、敲福鼓、看福灯、写福字、住福栈等方式,享受福镇的幸福感。多扶镇以前叫多宝寺,后改名多福镇,最后才成为“多扶”。福镇,是对西充福文化元素的一种挖掘和具体呈现。
西充城西18公里的岁堂山上的百福寺是另一个祈福胜地。该寺始建于隋朝,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三年重建,现存规模为隋时的三分之一。登岁堂山,站在寺前,背依古柏,眺望仁和镇的田园风光,既有穿越千年时空的沧桑感,也有畅游天然氧吧的幸福感。在该县境内,有资福寺、百福寺两个带“福”的著名古寺。在西充方言中,“福”与“佛”同音,在民众潜意识中,“求佛”就是祈福,“百福”之名逐渐流传开来,吸引众多游客览胜寻幽,祈福人类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首席记者贾春以往提起旅游,人们总有这样的体会:出游前,找好的旅游路线难,找放心可靠的旅行社更难;旅途中,“人挤人,看不见风景只能看人”。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旅游业正在发生一场重大...
西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