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三巴浪子”
当前,农村学校办学规模普遍萎缩,以中老年为主的“留守教师”比较突出,而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较城镇艰苦,且专业成长氛围不好,成长空间有限,不利于留住和培育优秀人才。以本人所在的西充县义兴镇为例,尽管当地党委政府对全县农村教师有一定政策倾斜,如每月生活补助比城镇教师多50元,修建教师限价房以解决农村教师进城居住问题等等。但要想真正安定人心、实现教育公平,还需建立农村教师成长孵化制度。
建议建立城镇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的“挂包帮”制度,有效利用农村学校独有的夏秋两次农忙假时间,分派教师留驻城镇学校当“见习”老师,真正搞好农村教师全员教育教研培训。农村教师所处环境相对闭塞,容易落后于时代潮流,建议向农村教师免费赠阅期刊、报纸等,创办专门刊物,并以师培资金为杠杆,带动农村教师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触网”,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养。现在绝大多数慈善资金都是投向学校硬件设施,相对忽视了教师素质提升,建议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人士针对农村教师的专业培训、个人发展和身心健康设立发展基金。在此基础上,可借鉴国外“英雄教师”制度,建立农村教师服务年金制,服务乡村教育满一定年限,即可申领,从而更好地鼓励农村教师坚守基层,安心工作。
(四川日报网 邓童童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同周记者张立东文/图)1月12日,记者在西充县凤和乡太保山村西凤脐橙种植基地看到,金黄色的脐橙挂满枝头,村民正在忙着摘果、装箱、打包。“你们随便选,想吃就吃,莫客气。”该基地种植大户冯彦淞...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