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铃
150小时以内,徒步横穿阿尔卑斯山脉25座大山,全程332公里,累计爬升总高2.4万米……这是目前世界难度最大的耐力越野赛之一、被誉为“死亡马拉松”的“巨人之旅”在今年设计的赛事目标。9月8日,“巨人之旅”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麓迎来了全球706名参赛者,来自四川南充的39岁小伙子汪大清也在其中。在此之前,他刚刚完成在新疆举行的250公里“戈壁长征”荒漠越野跑。
7天穿越250公里茫茫戈壁
汪大清是南充市西充县人。他曾是北京一名艺术品销售经理,业余爱好跑步,“最享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2008年,汪大清开始挑战马拉松,那一年跑了15次,还创下3小时26分的好成绩。2012年,他跑了2450公里。
42.195公里的马拉松,实际上并非跑步的极限。最近几年,超长距离的越野跑开始风靡,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把完成一个超过100公里的越野跑当作超越自我的目标。其中,在全球风最强、气候最干、最热和最冷的地方举行的“四大荒漠”大赛等比赛,就成为他们征服的目标。
今年6月1日,“四大荒漠”赛之一的“戈壁长征”在新疆举行,汪大清辞去工作参加比赛。“7天内要穿越250公里戈壁,报名费高达3500美元,还要有32项强制装备,否则就无法获得参赛资格。”比赛前,所有选手必须提交一份身体健康的证明文件,还要与组委会签下生死自负的文书。而昂贵的报名费里,就包括他们的尸体遣送费用。
儿童节这天,汪大清和3名越野跑发烧友组成的“功夫熊猫队”开始长途跋涉。背上7天所需的食物、衣服和睡袋等物品,忍着脚上起水泡、右腿髂髌束发炎的钻心疼痛,他一直坚持到最后。让他意外的是,他们的团队最终还获得团队第三名的好成绩。
计划10年完成100个超级马拉松
为了参加第三届“巨人之旅”马拉松比赛,汪大清从新疆返京后,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登山、力量、跑步等方面的训练。央视纪录片频道也派出6组工作人员全程跟拍。“巨人之旅”长达7天,每天都有一个“关门”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抵达目的地,便视为失败。9月的阿尔卑斯山,仍有不少山体积雪覆盖,风速高达六七级,从1800米到3000米的路途山高路险。比赛的前3天,汪大清每天只睡4个小时,虽然顺利在“关门”时间内到达补给站,但体能严重透支。“比赛第一天就碰上风雪交加,气温低到零下7摄氏度。白天又烈日炎炎,热到25摄氏度左右,衣服都得换好几次。”比赛需要耗费大量体力,而汪大清无法进食当地奶酪、火腿等荤腥,渐感体力不支。在第4天的时候,他开始拉肚子,没能按时到达终点,最终遗憾退赛。
这次比赛,获得冠军的西班牙选手仅用70小时就完成比赛。年龄最大的意大利选手已有72岁,日本一位年龄超过60岁的老太太也报名参加,并最终完成比赛。比赛没有奖金,汪大清认为,这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体现。这次失利,让汪大清意识到自己户外运动的经验还很不充分。回到北京,他立刻开始相关的针对训练,为下一个马拉松做准备。“因为我是‘为爱奔跑\’公益活动的发起人。我不能停止脚步。”汪大清说,2012年,他首次以“为爱奔跑”的名义在北京为患白血病的跑友郑平募得10万元善款,从此开始这项公益活动。他计划在10年时间内,完成100个超级马拉松,这意味着每次比赛的赛程都将超过42公里。“我希望因此影响更多人改变生活方式,亲近自然、征服自然。”
新闻推荐
扶持芦山地震灾区农村产业重建本报讯(记者邹渠)11月28日,成都一公司向芦山县芦阳镇火炬村送去3万元的肥料,支持该村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这是四川省省直农口部门扶持“4·20”芦山地震灾区农村产业重建...
西充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充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