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蓬安 > 正文

“小何”驾“铁牛” “老何”当“掌柜”

来源:南充日报 2020-03-05 01:05   https://www.yybnet.net/

●汪泽民

一场及时雨,滋润了蓬安干涸的土地,孕育了一年新的希望。生机勃勃的田野里,繁忙的农机奏响了春耕的“序曲”。

3月2日,在蓬安县巨龙镇羊角嘴村的水田里,巨龙镇腾飞农机农民合作社的旋耕机正在翻耕田地(如图)。“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春耕生产更是耽误不得。”39岁的合作社农机手何文平说,“采用机械化耕作,人工少不打堆,效率还高。”何文平在村上算是“年轻人”,大家都亲切称呼他为小何。

小何2017年回到村里成为合作社的农机手,操作的农机不少,从早先手扶式耕地机,一天最多翻耕10亩地,到如今的大型旋耕机,半天就能翻耕几十亩地。

谈及农机带来的便利,小何感触颇深。“以前耕种时,全家上阵,没日没夜地干,效率也不高。现在依靠农机,地里看不见人影,一台机器就能把活儿干完,不仅效率明显提高,还能降低种植成本。”小何说,这一切归功于羊角嘴村的大胆探索,通过创办合作社,增加村集体收入,再把村集体收入用来添置大型农机入股合作社,同时积极培育种养带头人和专业农机人才,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

近年来,羊角嘴村利用项目资金、贷款、自筹以及经营收入,添置了农机设备30余台套。从选种供肥到翻地育秧插苗,再到病虫害防治、烘干收储销售,合作社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

让小何更为高兴的是,村里的地还没耕完,就陆续接到其他村的订单。“这‘铁牛’才买回来两三个月,电话邀约上门服务的已经有好几十波。”小何翻看写满了服务需求的小本子,笑容满面。

同样开心的还有羊角嘴村的村民老何。老何全名何居民,是个种了几十年地的“田把式”。近几年老何很少下地,而是当起了“甩手掌柜”。他拿出一份土地租赁合同给笔者看,上面写着:租金及支付方式:每年400元/亩或折合稻谷300斤,租金一年一付。“虽然现在不能出门,但我并不为农事发愁。”老何说,把家里的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不用下地干活也有收成。

老何给笔者算了笔账:以往购种、挖地、施肥、收割全得自己干,刨去生产成本,不算人工,就算再加上各种补贴,满打满算每亩地纯收入也就200元左右。现在,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成为“股东”后,有保底租金收入,还有盈利后的二次分红。去年土地租金加分红,老何每亩地的收益约600元。

“腾出手来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一年光工资就有一万多元。”老何说,他当了几十年农民,经验还是有的。土地流转出去后,他也没闲着,承包了村里150亩地的田间管理工作,跟着合作社当起了“新农民”。

在羊角嘴村,越来越多人和老何一样当起“甩手掌柜”。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口,笔者遇到刚签完约的村民陈建明。“我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地荒着没人种看着可惜。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地不撂荒,还能多一份收入。”陈建明说,人不再被土地捆住,等疫情缓解,就可以放心出去挣钱了。

新闻推荐

一房二卖 到底该归谁?

陈某将一套单位集资房出售给梁某后,又将此房卖与知情者唐某,唐某随后办理了房产证。梁某入住多年后,被唐某两次告上法庭...

蓬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无人机助春耕2020-02-27 03:07
评论:(“小何”驾“铁牛” “老何”当“掌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