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年来,蓬安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全县工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工业经济逐渐壮大。
从无到有 工业经济逐渐壮大
蓬安工业起步晚、基础差。上世纪50年代中期, 该县对私营企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初步发展了国营工业。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1339万元。1976年以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较快,蓬安烟厂、马回电站陆续建成。到1985年,各类工业企业达198家,工业生产总值达8160万元。
1986年,蓬安县委、县政府提出“工业兴县”战略。全县启动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简政放权,落实经营承包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推动工业加快发展。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33万元。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1993年,蓬安县在藤子沟火车站附近设立工业开发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
2000年,该县制定并通过《蓬安县“十五”工业发展计划》,重点发展电力能源、机械冶金、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2004年,该县加大招商力度,形成了以水电能源、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结构。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1家,工业总产值达307600万元。
近年来,蓬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工业强县”战略作为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初步形成了以机械汽配、农产品加工为主,水电能源、建筑建材、丝纺服装为辅的五大特色产业。
筑巢引凤 打造“孵化”基地
“要加快壮大工业集群,加快建设机械汽配、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三大产业园,同步推进‘七通一平’配套建设,全面建成建材大道, 推动园区面积拓展至9平方公里。加快实施技改扩能,扎实做好融资、用工和水电气等服务保障, 确保年内规上工业企业达到90户、 规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30亿元。”7月30日, 中国共产党蓬安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再次明确目标任务。
蓬安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将尽快完成《蓬安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为园区拓展提供支撑和依据。同时,坚持稳步扩园、科学建园、优质管园,加快建设投融资、信息库、技术研发、行业检测、 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将工业园打造成新型工业“孵化”基地。到2020年, 工业园区占地面积不低于10平方公里,小微企业孵化园可使用面积不低于8万平方米。
龙头带动 实现集群集聚发展
近年来,蓬安县按照“确立主导、优化布局、培育龙头、强化集聚”的原则,对有市场前景、有科技支撑、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积极支持企业采用新材料、 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创建知名品牌。
“立足川东北机械汽配制造基地定位,加强与长安、铃木的密切合作,配套吉利汽车、银翔汽车,积极承接成渝及发达地区优势项目转移,做强机械汽配产业。利用相如文化,做响相如香兔、相如粉业等品牌,推动赛克斯纺织等企业扩规上档,做大具有蓬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实施金溪航电技改创新和马回电站扩容改造,做优电力能源产业。致力产业链条延伸,打造以机械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电力能源为主的工业产业集群。”该县相关负责人说。
蓬安记者站 周亮 文/图
70年工业发展
近年来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形成以机械汽配、农产品加工为主, 水电能源、建筑建材、丝纺服装为辅的五大特色产业。
2006年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1家,工业总产值达307600万元。
2004年
形成了以水电能源、 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结构。
2000年
制定并通过《蓬安县“十五”工业发展计划》, 重点发展电力能源、 机械冶金、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1993年
在藤子沟火车站周边设立工业开发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
1986年
提出“工业兴县”战略,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33万元。
1976年以后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到1985年,工业企业达198家, 工业总产值达8160万元。
上世纪50年代中期
初步发展国营工业,1957年, 全县工业总产值仅1339万元。
新闻推荐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南石油大学主要通过班子领学、个人自学、创新学习方式等方法武装头脑。据悉,该校党委班子已进行...
蓬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