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这两年我们村的变化真大,公路通到家门口,家家用上自来水,贫困户住上了新楼房,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11月9日,记者来到蓬安县兴旺镇高石坎村,谈到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村民余文军高兴地说。
通上水泥路 用上自来水
“3年前,我们村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高石坎村党支部书记韩大武告诉记者,那时村民所需的农用物资、生活用品全靠肩挑背扛,日子过得非常辛苦。
交通不便,发展产业就受限制,没有人愿意留下来搞生产发展,村里大多数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看到屋,走得哭。”村民余文军告诉记者,以前不通路,到镇上赶场来回要走2个多小时,现在通了水泥路,摩托车来回也就20分钟,那真叫一个方便!
“现在的高石坎村,摩托车能骑到每一家,小车能开到每一个组。”韩大武介绍说,村民再也不用过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了。
“灌田靠天,吃水靠肩。”说起以前用水难的状况,余文军直摇头。他告诉记者,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放不到田里,每到栽秧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只能盼着老天爷下点雨。平时吃的水也只能到水井里去挑,一个来回就得1个小时。
“现在好了,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方便不说,还比以前干净卫生。”余文军说,自从有了自来水,他家的水桶都闲置了。
据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在各级政府大力投入和相关单位倾力帮扶下,该村硬化道路6.8公里,新建便民路5公里,整治危桥3座,建集中供水站2处,单井8口,整治山平塘3口,新建蓄水池10口。
住房有保障 产业有特色
穿过一条便民小道,3间漂亮的砖瓦房映入眼帘,屋里屋外干净整洁,各种物品摆放整齐。记者通过墙上的脱贫帮扶明白卡了解到,该贫困户户主名叫韩成光。
“原来我家的房子是危房,不敢在里面住,后来我就搭了一个临时窝棚住,想起真是心酸啊!现在好了,住进新房子心里踏实多了。”韩成光介绍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只花了一小部分钱就把房子建好了,同时,驻村干部还帮着他想了不少办法,跑手续、拉材料,房子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修好了。
“我家的房子被列入D级危房,这几天正在忙着维修加固。”村民余文军拉着记者的手说,他因患小儿麻痹症,腿脚留下了残疾,妻子又身患甲亢,需长期吃药,家里穷得快揭不开锅。正当余文军感到绝望的时候,脱贫攻坚工作给他带来了希望。政府不仅为他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而且还量身制定了脱贫措施。因为他有养羊的经验,政府帮他建起了200平方米的羊圈,他还利用产业发展基金和扶贫周转金牵头成立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要带领全村的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富起来,实现脱贫奔康目标。”余文军介绍说,高石坎村山高、林密、人稀、草茂,非常适合山羊养殖。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兴旺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为该村制定了产业规划,成立兴旺红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兴旺高石坎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红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88户村民入社,对全村38户贫困户实现全覆盖。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入社96户,计划种植核桃600亩,已完成栽种300亩。
小病不用出村 文化生活更丰富
“村里有了卫生室,患了感冒发烧的小病再也不用往镇上跑了……”正在村卫生室看病的张婆婆对记者说,原来看病都要往镇上、城里跑,自己腿脚又不好,看个病非常麻烦。
韩大武介绍说,村卫生室里,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等一应俱全。村民看完病当场就能结算、报销,简化了流程、方便了群众。
看完病,张婆婆步行回家。走到村文化活动室外,她停下脚步,往农家书屋走去。
“今天还热闹哦,这么多人在这里耍啊……”张婆婆和大家开玩笑地说,自从村文化活动室修好后,这里的人气就旺起来了。可以看书、可以下象棋、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大家非常喜欢在这里休闲娱乐。
“我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村文化活动室打开,只要大家没有什么农活的时候,就会到这里来玩。”村民黄国亮说,通过应聘公益性岗位,他当上了村文化活动室的管理员,还能拿到一份工资呢!
如今,村民们明显感受到,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新闻推荐
为认真落实县委关于统筹安排听取各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汇报工作的相关要求,近日,蓬安县福德镇党委召开镇村干部会议,听取专题情况汇报,统筹安排下步工作。通过听汇报、查问题、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