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arget="_blank"> "> " target="_blank"> "> " target="_blank"> "> " target="_blank"> "> " target="_blank"> "> " target="_blank">●本报首席记者 张力 文/图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句当地老百姓口中戏谑的顺口溜,却是蓬安县正源镇三墩村的真实写照。
就这样一个贫困村,2015年启动扶贫村整村推进,当年底实现脱贫,今年底将摘掉“贫帽”。采访中,不少村民都说,现在三墩村变成了“药材村”、“西瓜村”,还得感谢村干部,感谢村主任陈健康。
初见陈健康是今年的8月4日,时值西瓜成熟季节,来自南充、广安、巴中、达州的水果商正上门收购西瓜。陈健康一边热情地招呼着,一边用一只手吃力地记录价格和出货量。他种植了80多亩西瓜,产量约200吨,能收入2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如今三墩村西瓜产业已经发展到300多亩。
“有能力的人,就跟着发展产业脱贫。但对于一些身体有残疾的,陈健康就安排到他家打季节工。”正源镇党委书记何胜告诉记者,陈健康自身有残疾,对残疾村民特别关心,村里16名残疾人、贫困人员在他家帮工。
“陈主任不仅给道银找事做,而且经常给钱给物帮助我们。”在陈道银家,一说起陈健康,陈道银因病瘫痪的妻子何仕英就感动得落泪。何仕英说,陈道银帮陈健康打季节工一年能赚8千多元。为了让陈道银一家“摘帽”后不再返贫,陈健康专门为这户人“量身定做”,规划了3亩地发展西瓜产业,一年的纯收入达到七八千元。
陈健康的妻子蒋晓琼有些小“意见”。“自打1988年他手在煤矿受伤残疾后,家里大部分事都撂给我。有时连他的衣服、鞋子都是我给他穿。”蒋晓琼说,陈健康慢慢从绝望中走出来,如今他不但能照顾自己的生活,干起农活来也不比正常人差。难能可贵的是,他通过不断地摸索,慢慢发展起中药、西瓜产业。
9月23日秋雨绵绵,记者再次来到三墩村,陈健康正和驻村“第一书记”龚文挨家走访脱贫户的情况。
“陈健康的扶贫工作,不是拼着一腔热情‘蛮干\’,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通过更为科学、精准的扶贫手段开展。”龚文告诉记者,陈健康爱学习,经常私下和他交流怎样发展产业、怎样致富增收,怎样脱贫不返贫的问题。
眼下到了脱贫攻坚最为关键的时期,面对年底全村必须“摘贫帽”的34户贫困户,陈健康不敢松懈:“脱贫摘帽只是第一步,让乡亲们致富才是最终目标。
新闻推荐
进入秋季,花草开始凋零,想要畅游花海,是十分奢侈的享受。10月16日,记者在蓬安县高庙镇兔伏村看到,各种花卉绽放,把山村打扮得分外妖娆,游人身处花谷,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浪漫风情。据悉,高庙镇兔伏村花谷是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