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县相如镇油房沟村位于嘉陵江畔,“百牛渡江”的震撼场面是这个村庄的独特符号。记者行进在乡村之中,绿油油的秧苗铺满田野,随微风轻柔弯腰,风姿绰约;不远处的黄土地上,一个赤膀汉子赶着牛在耕地,阵阵吆喝声浑厚有力;池塘边的一户人家,房檐下几位老人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摆着龙门阵……一幅乡村生活图呈现在眼前。
“马上搬新家了,新房就在村新农村聚居点。房子是我们自己筹资,由政府集中打造的。我家新房是小户型,有160多个平方。”村民刘兴琼指着公路边一排排漂亮的小洋房,引记者前去参观。眼前的小洋房无论是房屋外观还是内部装修,都可以和高档别墅媲美。
2014年,油房沟村启动新农村聚居点建设,刘兴琼一家将多年在外打工积攒的20余万元钱投入新房建设。其中,修房投入13万元,装修花了6万多元,其余购置家具家电等。“儿子今年29岁了还没结婚,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房子太破旧。搬进新房后,就把孩子的婚事办了。”说话间,刘兴琼脸上笑开了花。看到同村人在家乡也能致富,她和老伴不打算外出打工了,就在家乡附近找份工作,或者在家乡创业。
刘兴琼家是油房沟村124户贫困户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该村地处马回电站库区,全村共有397人,以前村民靠几亩田地维持生计,生活艰辛。特别是沿江的一、二组48户村民,因修电站淹没较多耕地,人均耕地不足0.2亩。随着新村建设的推进,油房沟村人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变化。
“现在国家对农村、农民的扶持政策多,只要我们自己肯努力,就一定会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村民李定洪告诉记者,近几年油房沟村依托“百牛渡江”景区发展旅游业,村上还成立了养牛专合社,增加了村民的致富路径。李定洪现养牛7头,年纯收入1.3万余元;还有一艘渡船在江边搞运输,年纯收入1万元左右;妻子体弱多病,通过村上就近联系农业业主务工,年收入6000多元……这一笔笔的收入,让李定洪甩掉了贫困户“帽子”。跟刘兴琼家一样,李定洪家也拿出16万元,修建了一套203平方米的新房。
目前,油房沟村利用土地发展林果200亩、观赏莲花100亩、林下养殖200亩、特色水产养殖80亩、有机蔬菜150亩;通过招引农业业主承包该村297亩耕地,业主带动农户增收,去年本村土地租金收入21万元,吸纳剩余劳动力103人,创收72万元,并帮助贫困农户67人收入36万元。村上成立的养鸡专合社采用股份制管理,截至2014年底,该专合社共为社员户增收5.3万元;养牛专业合作社本村共有17户村民入社,去年存栏牛数179头,产仔45头,出栏42头,收入47万元,实现户均增收3.6万余元。还有13户农户合伙组建农家乐4家,收入81万元。
油房沟村是如何实现产业发展的呢?相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油房沟村因为地理位置偏远、马回电站库区淹没等原因,人多地少、地质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滞后。2014年,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该村依托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全村开始抓产业扶贫、新村扶贫、基础扶贫、技术扶贫、民生扶贫五大扶贫工程。仅养牛一项,就带给油房沟村无限惊喜:去年,村上成立的养牛协会组织的“百牛渡江”旅游表演收入15万元;出售肉牛42头,收入47万元,养牛户户均增收2.6万元。
告别油房沟村的那一刻,记者又听到了耕田汉子那浑厚而朴实的声音,仿佛在吟唱着一曲曲动人的致富进行曲。
新闻推荐
每天睡5个小时,照料特殊孩子生活起居;用1年左右时间,教会孩子们画一幅画;两年才能完成普通孩子2周就能完成的课程。老师们很辛苦,他们只有一个心愿:●邹文虎5月17日,第25个“全国助残日”当天,蓬安县...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