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超 郭安平
锣鼓喧嚣,莲箫清脆。每逢佳节,蓬安的大街小巷都会出现一支别致的“迎亲队伍”。4名轿夫抬的花轿内,新娘双颊羞红、娇媚动人。一旁的新郎,则满脸麻子,歪着嘴、驼着背,前俯后仰、一瘸一拐地走在队伍中,与轿中新娘形成巨大反差。整个场面让人嬉笑连连。
这只队伍正是蓬安原滋原味的车车灯表演队。已经步入老年的每个成员,却把车车灯这种民俗舞蹈展示得生动传神、富有生韵,并获得了县内外观众的认可。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不少辛酸。4月9日,记者进行采访,了解到这种民俗文化的魅力,并为老人们的坚守所感动。
艺术传承老人们坚持的动力
记者走进蓬安县老文化馆二楼大厅,最显眼的是那台花轿,附近的柜子里则摆放着服装、莲箫等道具、器具。车车灯总导演余世荣介绍说,表演队的32个成员全是退休老人。凭着对民间艺术的敬仰,他们坚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
“没得那些传统民间活动,好多传统节日都会变得死气沉沉。”从小生活在老街的余世荣很清楚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其中,作为“闹剧”的车车灯,以其独特的内涵获得广大群众青睐。而且,表演车车灯不需要太多的体力,对这些老人来说正合适。
对于在周子古镇长大的这些老年人来说,他们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车车灯尤为盛行。春节期间,整个队伍便会沿着各条街道来回表演,引得小孩们跟随观看。“车车灯是对旧时代落后婚姻制度的一种提炼,以嬉笑的方式展示给大众。”从事多年文化工作的余世荣认为,传承车车灯不只是为了博观众一笑,更是要人们发现其中深刻的含义。
搜索记忆他们“复活”了车车灯
后来,由于在传承传统文化上精力不足等原因,车车灯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断层,很多细节要还原并不容易。“当时我们想找到有过表演经历的人学习。”余世荣说,最后他们只找到几位曾经打过莲箫,且都已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所幸这些老人大多能记得莲箫的打法。
但是,服装设计,驼子(新郎)、幺妹(新娘)、媒婆,这些找不到直接的“模板”又成了主要问题。表演队成员们商议,多花点时间翻开自己的“记忆库”,根据大家的体会去逐渐摸索。这个过程中,服装和道具都很好掌控,人物表情就只能从大致形象去复原,需要更多体悟。
“媒婆是个很不好把握的角色,既要展现她很会说,连嘴都说歪了,还要展现她说媒时不顾他人感受,斜眼看人、满脸无情等细节。”余世荣告诉记者,他们还向以前看过表演的很多老人求证,以免出现偏颇。
凭着记忆的牵线搭桥,再结合自身的体会,他们表演的车车灯恢复了以往的活力。
原汁原味表演登上央视舞台
从2006年开始有恢复车车灯的想法,到2011年正式出演,其中耗费了5年的时间,除了经费的考验之外,追求原汁原味,与传统一致,也需花费大量时间。
表演队里有几位退休老人曾经在文化战线上工作,有具体的实践经验,掌握了大量的非遗文化材料。特别是余世荣,曾在县文化馆专门负责非遗文化的收集和研究。
在服装和道具方面,表演队成员们凭借回忆和他人讲述,买好材料、自己制作。“莲萧打在身上要发出声音,否则突出不了喜庆的氛围。”余世荣介绍说,他们的莲萧两端嵌入两枚铜钱,一端还要安装银铃。
精心的付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整个节目一经表演,就赢得了观众,他们也跟着表演队上街下巷,跟着闹、随着乐。“很多从重庆过来的老年游客,看到我们的表演,都说看到的是最原始的车车灯,让我们意外的是,很多年轻人也喜欢这种表演。”余世荣告诉记者,他们不仅在放牛节、春节等节假日期间进行表演,还上了央视节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郭安平王陈)昨日,天朗气清,站在江边山顶眺望相如故城,只见阳光撕破厚厚云层,形成难得一见的霞光,与坐落在嘉陵江畔的相如故城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近年来,蓬安县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利用山水...
蓬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