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杜杰
从小残疾,她没有抱怨;丈夫患癌症,她不离不弃。作为3个孩子的母亲,她用孱弱的躯体,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尽管遭遇命运不公,但她仍乐观积极,热心公益事业。前不久,他和丈夫一道在眼角膜志愿捐献登记表上签下名字,成为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她叫母红梅,一位坚强而又乐观的“命运斗士”。
逆境中成长:双腿残疾痛失教师梦
1973年,母红梅出生在蓬安县河舒镇一个贫穷的家庭。一岁多时,母红梅患上小儿麻痹症,由于没能得到及时救治,她的双腿落下残疾。
母红梅回忆说,自己的童年一直都是在别人的嘲笑中度过。她不能像其他小孩子一样正常地跑跳玩耍,于是将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尽管为自己的残疾感到自卑,但从小学到高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高考那年,母红梅的分数超过蓬安师范学校录取分数线,一家人欣喜异常。但母红梅等来的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深深的绝望———因为双腿残疾,母红梅最终没能踏进学校的校门,多年的努力都化作泡影。
“永远无法成为老师,当时这个打击对我实在太大了,许久都回不过神来,这比身体残疾带给我的伤痛更为严重。”母红梅告诉记者,后来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下,她慢慢走出阴影,也更深刻理解到生命的意义:活下去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所有爱自己的人。
从那以后,她变得更加成熟和从容,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更多的笑容。
为生活打拼:坚强姑娘喜遇真心人
告别了学习生涯,年轻的母红梅开始面对生活的挑战。在最初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做过好几种工作,只要能挣钱养家,她脏活、累活全不怕。
1992年,在熟人的介绍下,母红梅认识了在镇上一家饭馆里做厨师的潘建国。这个比自己大8岁的小伙子,凭借老实正直赢得了母红梅的芳心。
“从小被人瞧不起,而他却对我很好,我很感激,觉得他很可靠。”母红梅告诉记者,结婚当天,潘建国对她说:“我愿意为你煮一辈子饭,洗一辈子衣服,不让你受一丝一毫的委屈,我要照顾你一辈子!”这段话让她感动得泪流满面,认定这就是值得自己托付终生的人。
结婚后,夫妻俩凭40元起家,开始做一些小生意。“第一次做生意,是用40元钱进了一批面包,由他骑自行车载着我满县城叫卖,一天下来可挣十几块钱。”回想起那段日子,母红梅既感慨又幸福,“那时候,我们有10块钱就要省下1块钱,打算存起来买房子。生活确实很艰苦,但心里充满阳光。”
3个孩子先后降世,1999年,母红梅和丈夫咬紧牙关在县城买下一套房子。在一摞钞票中,有很厚的一沓10元纸币。有了自己的房子,孩子又都十分懂事,学习成绩都不错,这让母红梅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苦难亦存善念:夫妻热心公益事业
在生活稍有起色后,夫妻俩时常接济生活困难的邻居。2012年,母红梅加入蓬安县义工组织,多次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并给他们带去水果和牛奶。
母红梅夫妇的积极向上、乐于助人,为他们赢得了好口碑。提起他们,邻居们总是夸赞:“这真是两个好人!”然而,这一切并没能感动命运。今年2月14日,潘建国在蓬安县人民医院被查出患有肝癌。
“我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晕倒了。”一说到丈夫的病情,母红梅止不住地掉眼泪,“我根本不相信这个事实。”2月23日,潘建国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复查,确认了病情,母红梅感到天都要塌了。
平静下来后,母红梅一边操持小生意维持家用,一边陪丈夫进行化疗,还不时抽出时间参加公益活动。记者前去采访时,母红梅刚把家中的一些旧衣物拿出来捐给公益组织。3月13日上午,在市卫生局会议室内,母红梅和丈夫双双在眼角膜自愿捐献登记表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母红梅说,无论将来如何,她都不会放弃公益事业,因为还有许多人需要关心和帮助。
新闻推荐
●刘永红郭安平王陈“好消息:蓬安‘龙须沟\’终于要得到彻底整治了。”日前,蓬安县木桥河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网上公示,这意味着困扰木桥河两岸群众多年,被称作蓬安“龙须沟”的木桥河将得到彻底...
蓬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