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虎
据省老龄委统计,截至2010年底,四川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360万,占人口总数的16.3%。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始进军养老市场。在蓬安县相如镇木耳坝村,姚鹏建起泰和玉都老年复合式公寓健康养生家园,为老人打造了一个安度晚年的去处。
作为一个资产上千万元的商人,为什么会贸然踏入不熟的领域?带着种种疑问,记者于12月16日走进这座老年公寓,找到了创办人姚鹏,听他讲述背后的故事。
走进泰和玉都,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整洁的院落,地上没有一点垃圾。“这些是才建好的第一、二期工程,三期已经规划好,待时机成熟就开建。”看着眼前的产业,姚鹏显得信心十足。
“其实,20年前,我曾一贫如洗,靠借贷度日。”姚鹏话锋一转,他的老家在蓬安县石孔乡姚家沟村,家里有兄妹三人,他排行老二。1991年夏,高考失利、年仅20岁的他只身到深圳打工赚钱。“在深圳打工的那半年里,我当过小贩、进过建筑工地。”
离开深圳,姚鹏回到蓬安,学会了开车,借钱买车跑起了运输。“生意‘不痛不痒\’的,仅够维持生活。”姚鹏说,就这样过了5年。
1996年,姚鹏结婚了。婚后,姚鹏与妻子开过米粉店、装修公司,几年下来,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欠下6万多元贷款。“当时,我感到,我们这辈子能把贷款还清就不错了。”妻子吕霞说起当时的处境,仍不免心生酸楚。
“我就偏不信这个邪。”姚鹏到处找熟人借钱,2000年春天,怀揣费尽周折筹来的7000块钱,姚鹏与妻子赴西藏打工。妻子吕霞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夫妇二人凭借厨艺在西藏“东山再起”。没钱租门面,姚鹏让房东同意他先打欠条;没有桌椅,买旧层板回来自己做。没多久,小食店开张了,生意也慢慢好起来,到2003年,姚鹏与妻子终于赚得“第一桶金”。
“在西藏,我们两口子发展得顺风顺水。”姚鹏说,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在那年的同学会上,在讨论项目的时候,有人提到建“老年公寓”,他当时就心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姚鹏欲建“老年公寓”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看到一则叫‘第一座复合式老年公寓亮相北京\’的新闻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姚鹏说。
2013年,姚鹏和吕霞卖掉在西藏的资产,回到蓬安,投资近千万元建起“泰和玉都”老年复合式公寓。
吕霞说,为了方便入住的老人和子女交流,公寓开通了“爱心视频连连年”驿站,用一台电脑拉近了老人与子女之间的距离。
“尽管这里的条件很好,入住率却不高。”姚鹏说,时下,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宁愿在家待着,即便没人照顾没人陪。
姚鹏说,这座老年复合式公寓把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专业的养老服务、孝道文化综合到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养老模式。特别开设了老年大学,以充实老人的精神生活。中医养生、保健、理疗也是该老年公寓的特色。
“在我看来,养老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是一个能创造很大价值空间的市场。”姚鹏说,“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服务价值。”
新闻推荐
(记者张力)12月21日,由共青团蓬安县委、顺庆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冬季“温暖包”发放仪式在蓬安县相如文化广场举行。来自该县31个乡镇的186名孤儿和残障儿童领取了“温暖包”。据了解,此次...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