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首个功能性产业党委运行一年——
在蓬安县长梁乡蔡家渡村委会门口,一边挂着马回优质柑橘产业示范园党委的牌子,另一边挂着蔡家渡村党支部的牌子。“牌子上看不出两者的区别,但功能却大不同。”蓬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邦刚说,前者是为服务柑橘产业园而设立,打破了蔡家渡、邓家渡、文昌等8个行政村区划界限,是蓬安县探索建立的南充首个功能性产业党委。
“园区党委成立之初我们都捏着一把汗,怕不能与原行政村的党支部有效衔接,反而影响柑橘产业园的推进。”张邦刚说,如今看来,园区党委成立一年来,已成为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引擎。
□本报记者 张立东 王青山
党员“双重身份”特长更“长”
6月27日,马回优质柑橘产业示范园,青翠的柑橘林间是忙碌的农民。蔡家渡村七组村民蔡俞凡承包的柑橘园里,来自桐桷寨村的柑橘种植能手、党员吴玉平正在指导其进行果树夏季病虫害防治。
放在一年前,请吴玉平到自家果园指导并不容易。“周围都在发展柑橘,一到这个时候他们本村都争着请他,外村人只有靠边站。”蔡俞凡说。随着园区党委挂牌成立,吴玉平的活动区域扩大了,“现在要服务园区的8个村。”吴玉平说,自己要接受本行政村和园区党委的“双重管理”,现在他是园区党委产业发展党支部技术指导党小组组长。“我的组织关系还在村党支部,照常参加支部活动,在园区党委领导下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服务园区群众。”吴玉平说。目前,园区党委共有党员90名,约占8个村202名党员的44%,大多具有一定农业生产方面的实用技术,他们被分入园区党委下属的社会服务、项目建设、产业发展3个功能性党支部。
长梁乡以盛产柑橘出名,但各村在推进柑橘产业发展中都出现了争项目、争资金的情况;在产业调整和项目实施中也因占地、补偿等问题,经常出现跨村纠纷;大部分村民普遍缺乏技术,产销零散,规模效益发挥不出来。
能不能从各行政村选出一部分优秀党员组建一个党委,参与园区规划、建设和帮助调处各种突出矛盾,以便更好更快地推进园区建设呢?蓬安县委组织部经过1个月的调研,一份打破8个行政村区划界限,建立产业“大党委”的报告形成了。“功能党委在全省处于探索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卿刚介绍,这样的党委目的性强,能够施展很多自选动作。
2012年5月,马回优质柑橘产业示范园党委正式挂牌,园区党委隶属长梁乡下设的二级党委,职能仅限于柑橘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园区党员接受本行政村和园区党委的“双重管理”。
“大党委”把人才技术聚拢了
吴玉平拿手绝活是留树保鲜技术,能让柑橘采摘最长推迟6个月,实现错季销售。通过园区党委定期组织的技术培训课,他为每个村培养出了留树保鲜技术能手,采用此技术的柑橘面积从自家的20亩扩展到8个村的140亩。“我的技术再好,也只有20亩,大客商不会来,现在都掌握这门技术了,我们就能吸引大客商来,竞价权也在我们手里。”吴玉平说,现在由党员直接联系的各类种植技术能手就有60户,去年,园区柑橘产量达到了1.62万吨,增幅达60%。“组织力强是园区党委的特色之一。”市场营销党小组党员张顺录说,柑橘收获季节,原先各自为战,有时好收成也卖不到好价钱。在园区党委的安排下,张顺录等一批具有市场眼光的党员成为了“柑橘经纪人”。外地客商通过他们与果农谈价格、交订金、预约采摘时间;经纪人负责请人转运、包装、装车。“技术共享,信息互通,建设园区大家都一条心。”文昌村二组村民蔡建忠说,现在他是承包150亩柑橘园的种植大户,而在一年前,他只承包了35亩。园区党委让他有了信心,去年下半年,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据悉,通过“园区党委+党员+种植大户”的模式,园区党委培育了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户,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8户。
新闻推荐
“我年纪大了,老伴去世了,没有经济来源,现在孙女上学没有钱,我该怎么办?”8月31日,家住南充市蓬安县相如镇磨子街1单元12号段67岁的老人曹碧兰,带着9岁的孙女刘琴来到相如镇磨子西街社区“‘陈大姐\’人...
蓬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