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蓬安新闻 > 正文

王陈本报记者陈四四公公来踩桥千年可走万年牢近日蓬安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4-20 19:00   https://www.yybnet.net/

□王陈 本报记者 陈四四

“80公公来踩桥,千年可走,万年牢。”近日,蓬安县福德镇为新建成的福东大桥举行的“踩桥”仪式上,90多岁高龄的卿灿光和陈世莲夫妇,脚步从容,一边走一边念着歌谣,稳稳当当地走过了福东大桥。

恩爱夫妻“踩”出万年永固

“踩桥”是福德镇由来已久的习俗。每当有新桥落成,建桥师傅要把桥两端拦好,选择一个吉日举行仪式后才能通行。

陈世莲告诉记者,“踩桥”仪式举行的当天,乡邻们早早就来到现场等候,就连邻县许多乡镇的村民也会前来看热闹,新桥两头往往被挤得水泄不通。

“参与踩桥的,必须是当地上了年纪德高望重的原配夫妻。”乡亲们认为,有德行且能够做到百年好合的恩爱夫妻所踩之桥,才能够万年永固。

在踩桥现场,卿灿光和陈世莲夫妇彼此搀扶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卿灿光是早年的地下党员,几十年来德行远播,与妻子陈世莲相敬如宾,举案齐眉。“2002年他家已经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很受我们尊重。”只见他们表情安静而庄重,步伐缓慢而平稳,口中的“踩桥”歌谣,与一旁唱礼人带有韵律的唱腔,交汇出一首充满原始意味的歌。

两位老人在桥上往来一圈,跨过在起点设立的红线,仪式就结束了。随着一声爆竹响,早已准备好的舞狮队伴随着鼓点跳跃着涌上桥面,人群蜂拥着挤向桥心,竭力沾染新桥的期望与踩桥人留下的福气。

“踩桥”从传说到民俗

关于“踩桥”风俗的起源,当地人说法不一,陈世莲讲述了一个流传最广的故事。

很久以前,福德河将福德镇分为两边,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于是,村民们从年轻的后生中挑选出两兄弟出门拜师学修桥。两位后生经过千辛万苦,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掌墨师”,开始建造福德的第一座桥。

一开始,修桥进展很顺利。可就在要合龙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最后一块“杀尖石”因尺寸不合适而投不了缝。经过很多次的测量、修改,始终不能完成合龙。大桥无法竣工,成了残桥。

这年秋天,两兄弟发现一个身背石匠工具的老人晕倒在残桥边,赶紧将老人背回家,并请来大夫替他治病。老人在两兄弟家养病期间,就用錾子打磨了一块别人根本看不上眼的石头。

眨眼到了冬天,当大家再次聚在残桥边,为“杀尖石”一筹莫展时,两兄弟想起自己家的那块石头,就怀着试一试的心理,将石头抱来投放进去,拱桥天衣无缝地合龙了。此时,村民们才知道遇到了仙师。

为纪念这位仙师,村民们在新桥修成之时,从当地年高德勋的老人中挑选了一位代替仙师踩过新桥,渐渐地,这就成了当地民间的传统习俗。

新闻推荐

郭安平文图在蓬安县利溪镇至今保留着一座清代建筑伍氏

□郭安平文/图在蓬安县利溪镇,至今保留着一座清代建筑——伍氏“大夫第”,伍氏祖先曾以“一门三‘大夫\’,世代都为仕”而远近闻名。近日,笔者在利溪镇以南1.5公里的地方,见到了这座由清朝嘉庆皇帝御...

蓬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王陈本报记者陈四四公公来踩桥千年可走万年牢近日蓬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