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宣 李奎 文/图
走近凤垭河泥溪湿地公园段,可见河边绿草青青、河水清澈无异味。三三两两的市民在河边散步休闲,不时有鹭鸟在水面翩翩起舞。“白鹭对水质很挑剔,它的出现,侧面证实水质已经变好。”一名正在河边散步的市民说。
近年来,南充市以创建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为契机,先后投入资金17.9亿元,实施主城区3条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治理总长度达20公里。截至今年11月底,3条黑臭水体水质已稳定实现不黑不臭,并且建立起了黑臭水体治理、管护长效机制,实现黑臭水体治理“长制久清”。
全面打响歼灭战 黑臭水体治理步伐加快
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近年来,南充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共抓长江大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把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去年10月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以来,南充市全面打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歼灭战,黑臭水体治理步伐明显加快。
经过排查,南充主城区共有3条黑臭水体,均处于嘉陵江流域,总长度20公里。其中,荆溪河黑臭水体长8公里、凤垭河黑臭水体长5公里、圣子河黑臭水体长7公里,三条黑臭水体总流域面积354平方公里。
在治理黑臭水体中,南充市第一时间成立了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班、制定了专策、明确了专人,完善了市、区两级管理体系,将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主城区3条黑臭水体治理时,南充市共投入资金17.9亿元,实施了“六大工程”。
其中,实施污染管控工程,累计整治流域内规模化养殖场、散乱污企业109家,取缔非法入河排污口12处;实施截污纳管工程,新(改)建污水收集管网34公里、清理修复排水管(渠)71公里;实施补短提升工程,完成流域内文峰二期污水处理厂等4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3.21万立方米,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实施清淤疏浚工程,累计完成河道清淤整治3.7公里,清淤总量4.78万立方米,有效削减了河道存量污染;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坚持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逐步将原有暗涵明渠化、明渠河道生态化,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河道14.6公里,建成泥溪湿地、南湖和白马湖等3处流域内生态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首选地;实施活水保质工程,在有效控源截污基础上,将污水处理厂尾水(准Ⅳ类)作为河道生态补水,建立黑臭水体与上游湖库联动的生态补水制度,保障河道生态基流。
黑臭水体变清 市民齐声点赞
如今,随着荆溪河、凤垭河、圣子河黑臭水体的成功治理,以及环境打造,昔日的臭水沟摇身一变,成为了市民的休闲乐园。
12月23日中午,吃过午饭,家住荆溪河畔的市民王成栋大爷和老伴,习惯性地来到家门口的荆溪河边散步,走在河边的游步道上,只见河水清清,两岸水草丰茂,老两口感到心旷神怡。
“以前的荆溪河,就是一条臭水沟,一河水都是黑的,一走到河边,就是一股臭味。”王成栋回忆说,那个时候,河边有好几个排污口,污水就源源不断地从排污口直接流进了河里。
“经过整治,现在排污口全部关了,荆溪河水也变清了,我们更喜欢在河边走走,更好地锻炼下身体。”王成栋说,随着河水水质的变好,河边白鹭也多了起来。
同荆溪河一样,黑臭水体发生“蝶变”的还有位于嘉陵区的凤垭河,以前的凤垭河,也是一条臭水沟,河水又黑又臭,经过治理后,如今的凤垭河河水清清,两岸绿草茵茵,鲜花点缀其间,在沿河而建的游步道上,前来散步、戏水的市民络绎不绝。
“小的时候,常常到河里去抓鱼、游泳,那个时候水质可好了。后来,发现凤垭河水越来越脏,越来越臭,最严重的时候,水都变成了黑色,就很少到河边耍了。”市民李志斌说,经过治理后,如今的凤垭河水正在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
建立长效机制 河湖水质保持干净
当天上午,在顺庆区荆溪、潆溪、共兴片区雨污水管网改造施工现场,处处是繁忙的施工场面,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工人们正在忙着进行地面开挖,雨污水管网改造等施工。
“工程实施后,荆溪河水将彻底变清,两岸环境也将变得更加优美迷人。”顺庆区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顺庆区荆溪、潆溪、共兴片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属于荆溪河黑臭水体治理的后期工程,将新(改)建雨污管网91.08公里,以及实施河道两岸景观修复、提升工程,主要是对荆溪老街、潆溪街道片区雨污水管网进行分流改造,完善共兴场镇污水主支管网建设。按照工期安排,该项工程将于2021年8月竣工,届时整个荆溪河流域的污水将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实现荆溪河全流域水质的有效治理提升。
在前期关闭沿河流域排污口,以及实施河道及河道两岸环境整治后,嘉陵区总投资3.6亿元的凤垭河黑臭水体流域治理工程后期工程也正在加快推进。嘉陵区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区小山子河贯穿嘉陵主城区,在南湖处汇入凤垭河,范围广、影响大、涉及居民多。南湖占地约300亩,形成水体面积的湖泊区约230亩,因小山子河污染严重,导致南湖淤泥淤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花生、蓝藻等相继出现,周边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环境受到影响。
针对南湖暗涵溢流问题,嘉陵区及时制订了整治方案。今年4月,嘉陵区投资3.6亿元,启动实施了嘉陵区都尉路以西片区市政雨污管网分流及暗涵整治工程,涉及茶盘路、南虹路、嘉南路、晶莹路等15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并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城市河道12公里。
“河道护坡工程已经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生态护岸和修复工程。”小山子河巴蜀文化美食街段河道整治项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2020年嘉陵区都尉路以西片区市政雨污管网分流及暗涵整治内容之一,包括修复破损管道、疏通雨污管道、新建雨水管道、修建护坡及进行生态景观打造等。整治过程中,将破除河床河岸混凝土,用清片石挤出淤泥外运处理后,形成自然生态河底。河岸采用青石护坡,冠以景观石,种植水陆两生植物,形成水陆生态系统。
截至目前,嘉陵区都尉路以西片区市政雨污管网分流及暗涵整治工程总量已经完成80%,2021年3月底以前,整个工程将完工,到时不仅还市民一湖清水,凤垭河治理也有望成为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的典范。
不仅加快工程的实施,在治理主城区黑臭水体中,南充市还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起了一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一河一察、一河一治、一河一清“六个一”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政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记者河长“四类河长”的监管作用,制定了南充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实施方案》《河道垃圾及漂浮物清理实施方案》《整治绩效评价与效果评估考核办法》等十多项长效机制,建立起了一整套从治理规划、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生态修复、维护管理、绩效考核等全过程管控机制体系,为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河湖水质长效保持等提供了系统性制度支撑。
新闻推荐
□李妍萩(南充市五星小学育英校区三年级3班)她个子高高的,有点胖,皮肤白里透红,既健康又漂亮。她经常扎着两个可爱的...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