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西华师范 大 学 的 小 梁 同学, 不久前因为在网上刷单被骗了一万多元。 而另外一名同学轻信微博上发布的充值返现活动 , 被 骗 上 万 元……近年来, 电信诈 骗 案 件 时 有 发生, 各种传统诈骗形式以及校园贷、网络贷等黑手已经伸向在校大学生。
两学生相继被骗 损失上万元
据小梁介绍, 她被朋友拉入了多个QQ群,她在群里看到了一则刷单挣钱的信息, 就加了对方为好友。 对方让她下载了一个APP, 并在该平台接任务。她先花100元刷单,很快拿回了本金和5元佣金, 当她再次花了1.5万元后,可对方却迟迟没有给她退回本金。
而另外一名同学轻信微博上发布的充值1000元返1500元的活动,当即转款1000元;对方又让她参加充值2000元返6666元的活动,于是她再次转款2000元。此后对方又以各种理由骗她再次转款2000元和5999元,但她并没有收到对方的返利。
涉世未深 学生属易被骗人群
据市反诈中心民警介绍,小梁及同学遇到的情况,都是非常常见的“刷单”类、“充值返利”类诈骗。从市反诈中心的案情通报来看,大中专在校学生社会阅历较浅、防范意识薄弱,属易被骗人群,且开贩“两卡”、套路贷、购物退款、刷单等骗局在学校中经常发生。
以西华师大为例, 近两年, 西华师范大学校园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3件,损失金额共计54万余元,其中刷单类案件共10件, 占所有案件中的32%;冒充客服类案 件 9 件 , 损 失 金 额 占56.45%,其他还有贷款类、红包返利类、冒充客服类、冒充公检法类、冒充熟人领导类、游戏类等。延伸阅读谨记“三不”原则
如何预防校园诈骗呢?市反诈中心民警介绍, 接到陌生电话或信息时,要谨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微信信息,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及密码、电子银行登录用户名、密码等。
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在网上随意注册、 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不轻易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过渡账户”转账,若有疑问可及时向银行官方客服或到就近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了解查询。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治钦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子榆)12月17日,笔者从顺庆区民政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为有效保障全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生命安全...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