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琴
9月9日,记者从市川剧团获悉,9月8日川北灯戏《跳磴》参与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录制,独特的南充方言,浓郁的川北风味,展示了川北灯戏的艺术魅力,受到专家评委的称赞。
“跳磴河水深深,河上无桥靠跳磴,县太爷今从这里过……”随着高亢、欢快的音乐声响起,扮演老百姓的年轻男女演员们喜气洋洋出场,载歌载舞。随后,两名衙役抬着身穿红袍的县官出场。扮演县太爷的演员赵斌坐在一根青竹上,他两手扶着竹竿,一个后空翻从竹竿上跳下来,和乡亲们拉起家常。在得知老百姓无桥过河后,县官下令修桥。“跳磴河水深深,路上有桥路伸伸……”老百姓们欢欣雀跃地唱着跳着,伴随锣鼓声响走下舞台。
市川剧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到央视邀请后,他们于9月6日就前往北京,8日上午走台,下午1时30分正式开始录制。“当天参与录制的除了我们,还有来自安徽、江苏、天津等地的剧种,我们第一个开始录,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一次性通过,录制效果很好。”
录制现场,川北灯戏《跳磴》一亮相便引起现场坐镇的3位专家的称赞。“这个戏特别热闹,我看得挺兴奋,技术用得非常好,包括竹竿上难度、跳磴上的艺术展现,尤其看到有这么多年轻的后进人才很欣慰。”上海京剧院、京剧丑角名家严庆谷点评道。
短短的几分钟表演结束后,专家表示,《跳磴》无论是从节目的内容、技巧,还是表现形式等,都吸收了民间文化精粹,色彩丰富,并得到了一代一代传承,从中也可以看出南充市委、市政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重视和保护。
记者了解到,录制过程中,整个戏曲语言均为南充方言,整个节目具有浓厚的川北风味。此外,参与此次《跳磴》演出的演员们大多由南充川剧“非遗传习班”的“娃娃军”担纲。这是自2016年4月20日,南充设立全省首个川剧“非遗传习班”以来,年轻演员们历经寒暑苦练,第三次亮相央视表演。录制现场,来自市川剧团的资深演员周鸿和刘刚还为专家学者们介绍了川北灯戏的艺术特点、保护和传承情况。
据了解,川北灯戏《跳磴》曾参加2017年中宣部主办的新年戏曲晚会演出,是当时西部唯一入选的剧目。同时,该剧还曾参加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春节戏曲晚会》成都分会场演出,受到观众和业界专家广泛称赞,是近年南充创排的一台经典剧目。
记者从市川剧团了解到,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古老歌舞小戏,明清以来,盛行于广大山乡,至今延绵不绝。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民间生活,现有剧本200余个。唱腔曲牌分正调和花调两类,来源于民间小调、嫁歌。表演以丑、跩、笑为特征,融合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技艺。2006年,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剧目简介
川北灯戏《跳磴》是一台非常精彩的剧目。故事发生在古代,跳磴河两岸的百姓因河上无桥,往来只靠跳磴。交通不便、出行困难。当地县令唐知县的跟班小石头趁知县大人下乡体察民情,故意将他引至跳磴河。 在乡亲们的配合下、唐知县脚踏跳磴,举步维艰、甚至落水。“体验”一番后,唐知县了解到百姓疾苦,决心筹款建桥。百姓拥护,官民同乐,载歌载舞,这出戏也展现了川北灯戏浓郁的表演技巧和地方特色。
新闻推荐
南充市嘉陵区思源实验学校位于嘉陵区万福路二段,是一所由区政府出资,香港言爱基金会捐助兴建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现有...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