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跑、趋步两臂上举、上 体 前 倾 、 后 前 脚 落 地……”近日,记者走进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川剧传习班的武功训练房时,学生们正在进行毽子小翻训练,薄薄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湿,完全不惧冬日之寒。
因川剧亮相央视
南充川剧“非遗传习班”于2016年4月在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揭牌,这也是时隔21年后, 南充市文化艺术演艺集团公司川剧团(以下简称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团再次开班招生,以传承发展川剧。
三年多的时间里, 学生们每天都早早起床,6点半准时到达练功房开始练早功,晨操、跑步、压腿、台步……一样都不会落下。学校里,学生们主要学习武功、唱腔、把子、身段表演等基本功, 文化课和专业课相结合,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当当。洒下的汗水终将会有回报,2019年初,川北灯戏《跳蹬》亮相2019年央视综合频道戏曲晚会,参与《跳蹬》演出的48名演员大多由南充川剧“非遗传习班”的学生担纲。这也是自南充设立全省首个川剧“非遗传习班”以来,学生们首次亮相央视表演。
经过3年多的努力学习,有30余名学生继续深造。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聘请了专业老师及省内的川剧表演艺术家讲授, 川剧传习班的学生不仅要以基本功为主,学习武功、唱腔、把子、身段表演等课程,还要学好文化课。
与川剧结下缘分
川剧传习班目前有39名学生,今年13岁的付皓天是班上最小的学生。 付皓天的二姑婆就是学川剧的,年幼时,他总爱看二姑婆的表演。 舞台上的二姑婆肢体语言极为丰富,每一开口,话语一串串出口成章,惹得付皓天心生羡慕,也让他从小就向往起了川剧表演。10岁那年,付皓天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市川剧团报名, 并顺利通过了考试。“当时有嗓音、形象、形体三关考试, 我还是非常的幸运才能在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付皓天说。
进入传习班后, 付皓天学习十分勤奋。而学习这么几年,最让付皓天难以忘怀的还属一字马, 难忘原因大概是才练习一字马时, 教室里每天都是此起彼伏的哭声。 对于18岁的章馨予来说, 练习把子课是最难忘的课程,因为在课堂上要挥舞刀枪棒子,身上难免被磕磕碰碰, 手也因为长期的摩擦变得粗糙,但为了学好,一切对她来说就是值得的。
让川剧走向更远
川北灯戏是川剧的重要分支,今年10月,由市川剧团创排的川北灯戏《张飞轶事》拉开了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的帷幕。除了市川剧团众多经验丰富的演员外,川剧传习班的学生也参与了此次演出, 共同表演巴象鼓舞等多个群体舞蹈, 这也是非遗传习班学员首次参演大幕戏。
“为了演好这部剧,我还专门去钻研了三国历史。”章馨予说,他们从今年暑假就开始排练,每天都要排练8个多小时,每晚回到宿舍后也不会马上休息,而是将白天学的动作再回想一遍。在编剧和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张飞轶事》将整个故事与灯戏表演融为一体,形成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把现场专家和观众带入剧情, 充分展现了川北灯戏的独有魅力,“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在演出中我得到了更好的成长。” 传习班的陶雪告诉记者,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让川剧走上更多的舞台。
南充晚报记者 文秀佳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汉兵)12月15日,笔者在高坪区长乐镇三清庙村看到,一面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正吸引村民观看(如图)。村民评价说:“这些图...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