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晚报记者 伍罗文博 实习生 蒲丽玲
本报讯 11月5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通过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南充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组织申报全省服务业“三百工程”重大项目31个、企业9户、品牌6个,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0.2%,位居全省第二。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14户;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周期缩短13个月;市辖三区(城区)销售的非居民用气降至2.52元/立方米,6个扩权县(市)非居民用气降低0.95元/立方米;1至9月为企业减负3.51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减负2.23亿元, 工伤保险减负3501万元, 失业保险减负9308万元。
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南充市出台了《关于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十条措施》,建立首席代表全权负责制;建立政务服务考核制度, 定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 特邀监察员和第三方对服务环境进行测评,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已上线运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20个工作日;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实施“一窗分类办理”改革,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保留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293项。
此外,在提升产业链水平方面,制定商标品牌发展“十三五”规则和商标品牌培育计划,出台发挥商标管理职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1条措施; 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个,四川著名商标64个,地理标志商标12个, 中国名牌产品2个,四川名牌产品22个,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组织申报全省服务业“三百工程”重大项目31个、企业9户、品牌6个,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0.2%,位居全省第二。
据了解,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方面,南充市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新闻推荐
●祝安勇进入四季度以来,高坪区各重点项目紧扣全年目标任务,挂图作战促施工,倒排工期抢进度,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形成更多实...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