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在川北医学院世纪会堂,广东省紫金县花朝戏剧团为观众带来了 《卖杂货》《三看亲》 两场精彩演出。记者了解到,花朝戏是广东省四大稀有剧种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借助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花朝戏剧团首次走进四川,来到南充进行演出,不少观众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欣赏到广东省客家传统戏曲。
非遗传承人 演绎破镜重圆的爱恋
“卖杂货、卖杂货啰……”音乐响起,一声响亮的吆喝声从舞台背后传来,一男子身穿蓝色戏服,头戴宽大的加笃帽,腰系长围巾,挑着货担走街串巷,拉开了花朝戏经典剧目《卖杂货》的序幕。
舞台上,商人子弟董亚兴因家道中落,离乡别妻外出谋生。十年漂泊,最后选定卖杂货为业,“穿州过府卖杂货,笑买笑卖度光阴”。在岭南的一处山村,董亚兴巧遇流落异乡改名贤姑的妻子,贤姑此时已认出货郎就是自己的丈夫,于是曲意周旋,互相试探,经过一番波折,夫妻相认双双还家。
《卖杂货》一共30多分钟,董亚兴与贤姑相互试探的戏十分精彩。为了证实贤姑的身份,董亚兴不断从货担里拿出花布、镜子、胭脂、红丝线等物品送给贤姑,货担就好像一个百宝箱一样,令观众产生好奇,还会有什么物品出现。最终,董亚兴拿出珍藏10年,见证两人爱情的信物凤钗,为相认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尾。
演出中,演员们载歌载舞,扇花、手帕花、砻勾脚、穿心手等独有的表演动作一一呈现,令现场观众大呼过瘾。而唱词以广东客家方言为主,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现场音乐欢快活泼,气氛十分轻松。
整场演出只有三个演员,但个个表演精湛。记者了解到,饰演贤姑的演员董丽华是花朝戏省级非遗传承人,饰演董亚兴的池永泉是花朝戏市级非遗传承人。
“《卖杂货》常演不衰,这个戏在广东当地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最早就是发源于普通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董丽华告诉记者,花朝戏常见人物都是小人物,货郎就是其中之一,主要传递的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三男子提亲 唱出山歌见真心
当天下午,花朝戏剧团带来的《三看亲》同样精彩,笑点十足。
舞台上,貌美如花的金婉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前来说媒提亲的人纷至沓来。巧嘴王媒婆见利忘义,不顾婉花的婚姻幸福,随便带了三个男子去婉花家提亲。
李财主、张屠户、丁小哥三个人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提亲喜剧,在进入婉花家时,李财主、张屠户接连被门槛绊倒在地,风趣幽默的表演,逗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
面对花言巧语和各种诱惑,勤劳善良的婉花巧借对山歌测试三男子是否真心。最终,婉花选择了勤劳朴实的丁小哥。
“这个剧很有现实意义,而演员的表演深具地方特色,虽然是小戏,但是十分精彩,能在南充看到这样优秀的表演很难得。”市民杨东说。
记者了解到,《卖杂货》《三看亲》等花朝戏,其题材来自于民间,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疾苦和追求。紫金县花朝戏剧团团长张向阳介绍,客家人崇尚的勤俭为本、耕读至上、妻贤子孝等道德取向在花朝戏中都有充分体现。
张向阳告诉记者,花朝戏的特点主要呈现在音乐、方言和表演三个方面,其中音乐采用岭南地区的山歌、民调,方言主要是以客家方言为主,而表演上则有穿心手、扇花、手帕花、穿“8”字等表演技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很感谢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让我们有机会来到南充。”张向阳说,第一次来南充进行交流演出,看到了不同地方的特色剧种,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希望从中发现不足,汲取经验,共同推动地方戏剧的发展。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杨晓江罗琴 采写
■剧种介绍
花朝戏是全国稀有剧种,广东省客家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民间戏曲。 其用客家语演唱,流行于广东省东部及东北部客家地区。其鲜明特点是民间音乐语言和民间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唱腔朴素健朗,唱词和道白常运用诙谐、隽永的双关语和歇后语,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表演载歌载舞,气氛热烈。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闻推荐
■南充晚报记者伍罗文博张驰实习生蒲丽玲/文乐校臣/图昨(23)日,在高坪文化艺术中心、果城会堂、川北医学院世纪会堂好戏...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