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南充 > 正文

从“忧居”到“优居” “南充棚改模式”走向全国

来源:南充晚报 2019-08-19 00:32   https://www.yybnet.net/

图片均为央视截图图片均为央视截图 图片均为央视截图图片均为央视截图开栏语

美丽的南充,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新中国成立70年来, 南充儿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书写出一幅幅波澜壮阔、激越豪迈的美丽画卷。如今的南充大地, 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了讴歌南充发生的巨大变化,今日起,本报开设《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美丽南充 我的家园》栏目,敬请关注。

■ 南充晚报记者 伍罗文博

“搬新房子咯!”8月14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南充市顺庆棚户区改造, 市民何全英充满幸福笑容的讲述, 道出了南充市棚户区改造带来的可喜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 南充城市居民住房大多是土坯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充儿女凝心聚力, 不断砥砺奋进, 将一个落后的嘉陵江畔小城变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网红打卡”城市。

聚焦“棚改” “新中国奇迹”从南充开篇

8月14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从8.3㎡到39㎡! 这背后是一部城镇居民住房变迁史》为题,报道了我国棚户区改造所取得的成就。 节目开篇介绍了南充的棚改经验。其中,顺庆区居民何全英等人在节目中讲述了棚改带来的喜人变化。

72岁的何全英,8月3日上午和当地其他居民一起搬进了自己的新家。2014年,顺庆区启动了清泉坝棚户区二期改造,何全英之前居住在将军路社区的房子正在这个范围内,她的家里拿到了安置款, 购买了如今在尚水佳苑的新房子。

“以前房子前面就是一条臭水沟,因为没有下水道,洗碗水、厕所用水都直接流向这个臭水沟,特别臭。此外,房子低矮破旧,下雨还会被淹。当时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走出这个环境。”何全英说,通过棚改,她搬进了新家,简直是做梦都没有想到住这么大的房子, 真的是党的政策好。

2018年4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告别“仓库房”》为题,也专题报道了南充棚改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南充棚改模式”走向全国,并为我国棚户区改造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为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49年的8.3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9平方米。 同样的面积今天住一个人,70年前要住差不多5个人。

三大措施 让城市棚改“改得顺”

据了解, 南充市在棚户区改造中仅2008年至2018年的10年间,累计投资700多亿元,改造棚户区309处,拆除危旧房屋2000多万平方米, 建成棚改安置房25万套1800多万平方米, 近20万户50万居民“出棚进楼”。

市房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些年来,通过“嵌入式”规划、“一盘棋”推进、“阳光化”运作三大措施,促进了南充市城市棚改“改得顺”。

该负责人介绍,在“嵌入式”规划方面,按照“捆绑式连片改造、在一定区域内统筹平衡”的原则,将棚户区改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必要内容, 制定并出台了《南充市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规划》等。同时,全面启动了2018—2020年棚户区改造实施计划编制工作, 分年度、 分类别、分县(市、区)确定改造任务,力争到2020年全市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1万户1000万平方米。

同时,“一盘棋”推进。建立“市级负总体责任、县(市、区)负主体责任、部门负直接责任”的工作体系,完善条块结合的领导机构,由市政府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考核,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此外,“阳光化”运作。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评到底、一个办法补到底”的机制,坚持对象、政策、过程、结果、资金平衡方案“五公开”,邀请被搬迁群众作为监督员,从房屋设计、材料选用、安全质量等各工序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双手”发力 一座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

“通过‘政府主导、多元筹集、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为棚改打基础,厚实力。”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政府和市场‘双手’发力”,让棚改“建得起”。

记者了解到,南充市在棚改中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统一制定土地收储利用、安置补偿等政策,统一组织搬迁、认定产权、安置群众、落实户籍,统一实施改造区域内道路、管网、水电气、广场、景点、安置还房的规划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国家金融支持政策,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发挥国开行、农发行棚改融资主渠道作用,为重点棚户区改造提供大额、低息、中长期融资贷款,2014年以来南充市累计争取到专项贷款286.3亿元,有效破解了棚改建设资金难题。

此外,坚持“资源换资金”的理念,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入万科、佳兆业、蓝光集团等知名企业,盘活土地、人文等资产,推动资源资产“变现”。“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市房管局负责人说。

除清泉坝片区外,南门坝片区、燕儿窝片区等地的棚改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南充市通过棚改,实现了棚户区居民从“忧居”到“优居”的蝶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同时,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宋朝华会见工行四川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松一行深化务实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

本报讯8月16日上午,市委书记宋朝华在天来酒店会见厅会见了工行四川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松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务实...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忧居”到“优居” “南充棚改模式”走向全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