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晚报记者 王治钦 文/图
昨(18)日天空渐渐变了脸,阴沉起来,太阳显示出遮遮掩掩的娇羞感, 到了半下午,干脆销声匿迹了,而气温却并没有退让的意思,雨水也迟迟未现身。 不少市民认为,这是“天将降大雨于南充”的征兆,及时雨可能就要来“退烧”了。那么,后面的天气到底会如何发展呢?
今起三天 晴热天气“复制粘贴”
昨日上午, 阳光的出场显得格外轻柔,不时还躲在云后。不过,气温并不买账, 上午9时30℃以上的气温迅速就位,11时就已经直逼35℃了, 午后直接超过35℃, 然而这样的气温依然没有对太阳形成鼓舞,早早地,阳光就“偃旗息鼓”了。难得能看到天空一片阴沉,不少市民觉得这样的天色应该是雨水的铺垫,可左等右等,雨水也未现身,气温也没有下降的趋势。
在市区工作的易先生对这样的天气特别敏感,这两天正是老家打谷子的时候,他趁着周末回家帮忙,要是下雨就麻烦了。“虽然热得慌,但是这样的天气打谷子正合适。” 易先生说, 看到变天,他很担心下雨,不过好在雨水迟迟也没动静。
那么,昨日的天气是否意味着有降雨和降温的可能呢?记者昨日下午从市气象台了解到, 今起三天都是多云天气,最高气温36℃。其具体预报为:8月19日(周一), 多云, 最低气温26℃至28℃, 最高气温34℃至36℃;8月20日(周二),多云,最低气温26℃至28℃,最高气温34℃至36℃;8月21日(周三),多云, 最低气温25℃至27℃, 最高气温34℃至36℃。
预防中暑 十滴水和仁丹更有效
看到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 南充的天气和气温情况完全是“复制粘贴”一般“热晴”常在。近期在川内多处安排了行程的雨水,完全辜负了南充市民的思念。防暑降温又成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有的市民天天在家里熬绿豆汤等解暑,有的市民备了藿香正气水、仁丹等药品。那么,这些药品是否管用,又该怎么使用呢?
据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张应宏介绍, 藿香正气类药物主要是治疗感冒的,对预防中暑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市民轻微中暑时伴有恶心、 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可以缓解部分消化道症状, 但中暑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伴有头昏头疼、高热不退等症状时, 藿香正气类药物就无能为力了。 预防中暑或祛暑更好的药品是十滴水和仁丹,甚至一碗清凉的绿豆汤、薄荷茶或一大块西瓜可能都比藿香正气类药物管用。
同时,“是药三分毒”,很多市民觉得藿香正气水可以像饮料一样天天服用更是错误的。 而夏桑菊颗粒等虽标注为祛暑药品,并不推荐中暑后服用。除了十滴水和仁丹, 家庭常备的风油精也有一定的祛暑效果,可以在沐浴的时候滴两滴。不过,防暑最重要的还是避免暴晒,中暑后要先物理降温再服药,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送医。
延伸阅读
防患于未“燃”这些东西别放车内
高温天气下,有车一族尤其要注意,随着气温的攀升,车辆熄火之后车内密闭空间温度可达70℃,车内若放有燃点低的物品, 可能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燃烧。那么,究竟哪些物品不宜置于车内呢?记者昨(18)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网络科民警介绍,大家都知道打火机易燃易爆, 不可放在车内。其实,气温高,车厢内不透风,在烈日暴晒的情况下,充电宝里面的电池也会有爆炸的危险。
高温天气很多人喜欢喝饮料解渴,没喝完的就丢在车里,但很多人不知道碳酸饮料稍微晃动,瓶子就会膨胀,如果放在车内高温环境下,热胀冷缩,很容易爆炸。 罐装喷雾和罐装饮料一样, 本身就属于易燃易爆品。同时,在密封的车厢内,香水散发的气体无法排除, 也存在爆炸的危险, 尤其是玻璃瓶身的香水, 爆炸后的碎片也会伤人。
老花镜放在车内,太阳暴晒后会长时间聚焦光线,导致焦点温度过高, 轻则加快内饰老化,重则引起车辆自燃。 老花镜、近视镜、墨镜最好都放到没有亮光的地方。
此外,一些劣质光盘的主要原料是聚碳酸酯,该物质含有大量的有毒材料,而一些塑料玩具和装饰物,大多采用PVC材料制成,不耐热,遇到高温容易产生有害物质,这些物品都不宜放在车内。
南充晚报记者 王治钦
新闻推荐
本报讯(黎涛)8月14日,顺庆区总工会集中开展“送清凉”高温慰问活动,走进该区部分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一线,为上万名坚守在高温...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