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奎
婉转的葫芦丝、悠扬的二胡、嘹亮的歌声……26日晚,40余人的专业民乐团在滨江中路阳光广场举行了一场文艺演出,吸引了数千市民现场观看。
而与阳光广场相隔不足500米的纤夫广场,只要天气允许,这样的演出同样天天晚上都有。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让艺术更有亲和力?目前,顺庆区正大力实施“文化惠民”行动,文艺演出走进街头、广场,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场演出 市民乐开花
26日晚7时30分,滨江中路阳光广场的台阶上座无虚席,随着指挥手中的指挥棒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南充市民乐团民乐演出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是民乐合奏《红花遍地开》,悠扬的乐声,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一曲终了,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此后,二胡独奏《九儿》将演出推向高潮,现场观众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想象中,二胡就是‘凄凄惨惨戚戚’,今天现场听了,才发现二胡是一种极具演奏感染力的乐器,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现场一名观众说。
随后,女声独唱《芦花》、葫芦丝独奏《竹楼情歌》、民乐合奏《在希望的田野上》、唢呐独奏《山村来了售货员》、笛子独奏《牧民新歌》、男女对唱《我和我的祖国》等韵味悠长的经典曲目轮番奏响,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体验,现场掌声不断。
一个半小时的表演结束后,观众仍意犹未尽。“演奏葫芦丝有什么技巧?”“古筝奏出的音调适合什么乐曲?”一些家长带着小孩围了过来,耐心请教,现场的专业演员们不厌其烦地给市民讲解。
南充市民乐团团长王林波介绍,为了当天的演出,整个民乐团一周前就开始排练,在节目选择上,也尽量选大众化的节目,且尽量丰富,让观众看得懂、看得进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南充市民乐团常任指挥谌云华说,专业演员到街头、广场演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让艺术更有亲和力。
民乐团成员叶紫则认为,专业演员到街头、广场进行惠民演出,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演出时,专业演出团队常常会与一些业余演出团队合作,相互交流中,能提升双方的演出水平。
“我们团队以前主要是在剧院里演出,到街头、广场演出后,看到群众对文化艺术的渴求,感触很深。”王林波认为,艺术只有“走”到群众中间,不断接受群众的检验,才会有生命力,以后,他们还将开展更多类似的惠民演出。
文化惠民 提升城市软实力
据了解,顺庆区目前正在实施“文化惠民”行动,只要天气情况允许,每天晚上在滨江中路阳光广场和纤夫广场都将举行惠民文艺演出。
“一座城市,有了宽阔的大道、美丽的公园、高耸的大楼、热闹的街区、忙碌的工厂等,这是城市硬实力的体现,还必须得有软实力,文化就是其中一方面。”顺庆区文化馆馆长曾建春说,如何提升城市软实力,特别是让文艺更加亲民、惠民,拉近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顺庆区提出,不仅将滨江中路打造成为一条景观长廊,还要打造成一条文化长廊。一个多月前开始,就有专业演出团队亮相纤夫广场和阳光广场,市民有了零距离接触高雅艺术的机会。
“一个月以来,市民反响很好。”曾建春说,只要是不下雨,或是遭遇恶劣天气,两个广场每天晚上都有演出。每天演出开始前,不少市民提前来到现场等候。
“一些文艺演出,以前只能在剧院里看到,如今在街头、广场上就能欣赏到,夜晚散步又多了很多乐趣。”26日晚,一些市民观看了演出后感慨道。
每天晚上开展惠民演出,需要大量专业演员,如何解决演员这个难题?顺庆区一方面组织文化馆所属的专业演出队伍定期演出,同时邀请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辖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文艺志愿者团队以及市级专业演出团队参演。在经费方面,则探索实施公益+财政购买服务、企业赞助等多种方式解决。
曾建春认为,在广场上举行文化惠民演出,有利于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新闻推荐
本报讯“我儿子已经回家了,感谢大家的关心!”5月28日,11岁男孩的母亲林女士打进本报新闻热线2225777,希望借晚报向所有帮...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